[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柱上断路器套管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569382.X | 申请日: | 2022-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9557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发明(设计)人: | 丰宇庭;李守业;任璐;赵江涛;方煜瑛;汪宁;岳禹州;方楷林;王璐;翟莘;王爽;李孟嫡;左明辉;王茜;刘非非;齐婵;陶璟宸;焦淑敏;姚锋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33/56 | 分类号: | H01H33/56;H01H33/53 |
代理公司: | 天津智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45 | 代理人: | 马小凯 |
地址: | 300000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断路器 套管 密封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柱上断路器套管密封结构,包括法兰形密封圈,该法兰形密封圈的大径端压紧嵌设在套管凸台底面与箱体对位表面之间,法兰形密封圈的小径端压紧嵌设在凸台下方套管外表面和箱体开孔对位的侧壁之间。本实用新型中,利用法兰形密封圈的大径端实现凸台底面和箱体表面的第一级密封和缓冲,利用法兰形密封的小径端实现箱体开孔侧壁与凸台下方的凸出部的第二级密封,大径端和小径端之间的部位形成了第三级密封和凸出部与开孔侧壁之间的缓冲;然后利用凸台上的定位块实现了套管装配的精确定位,提高了批次产品的同一性,还实现了套管和压板之间的防呆,提高了装配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密封结构改进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高压柱上断路器套管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高压开关行业近年来的发展趋势为加大节能环保、免维护开关设备的研究和开发,密封结构在此研究中起到关键结构,具体体现在产品漏气率性能指标,反映断路器维持安全稳定的能力。高压柱上断路器套管处的密封结构如图图6、7,包括端子1、套管2和箱体6,套管的凸台7的上端面设置两个对称的压板3,压板一方面压住凸台,另一方面通过螺母5与箱体上螺柱4相互固定连接,凸台的底面压在箱体对位设置的缓冲垫24上,凸台下方的套管的凸出部18与箱体开孔的侧壁11之间设置密封圈26。上述结构存在以下问题:1.缓冲垫嵌在凸台和箱体之间,当压板压住凸台并与螺柱固定后,缓冲垫会因为挤压而出现移位、变形的问题,难以形成有效的缓冲作用,易导致套管与箱体碰撞;2.缓冲垫长期受到挤压,一旦因变形、老化等原因出现漏点,水和杂物会通过间隙25处漏到密封圈处,密封圈的单一密封结构无法满足长期有效密封的要求;3.套管嵌在箱体的开孔内,压板压住套管的凸台,套管是回转体,在装配时会出现转动的情况,导致批次产品端子的装配角度不一致;4.套管和压板之间没有防呆结构,导致装配时需要操作人员按照经验进行套管和压板相对位置的调整,严重影响了装配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高压柱上断路器套管密封结构。该结构中,利用法兰形密封圈的大径端实现凸台底面和箱体表面的第一级密封和缓冲,利用法兰形密封的小径端实现箱体开孔侧壁与凸台下方的凸出部的第二级密封,大径端和小径端之间的部位形成了第三级密封和凸出部与开孔侧壁之间的缓冲;然后利用凸台上的定位块实现了套管装配的精确定位,提高了批次产品的同一性,还实现了套管和压板之间的防呆,提高了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高压柱上断路器套管密封结构,包括套管、箱体和压板,套管设置在箱体的开孔内,压板与箱体连接并压紧套管和箱体,其特征在于:包括法兰形密封圈,该法兰形密封圈的大径端压紧嵌设在套管凸台底面与箱体对位表面之间,法兰形密封圈的小径端压紧嵌设在凸台下方套管外表面和箱体开孔对位的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底面设置凹陷,该凹陷与箱体对位的表面之间压紧嵌设所述大径端。
进一步的:凸台下方的套管设置有凸出部,该凸出部与开孔侧壁之间压紧嵌设所述小径端。
进一步的:所述大径端和小径端之间的法兰形密封圈的其余部位压紧嵌设在凸台和凸出部之间的套管表面与对位的开孔侧壁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凸台上端面设置有至少一个定位块,在压板上设置至少一个与定位块嵌设配合的开口或开孔。
进一步的:一个压板压在套管凸台上端面,压板固定穿装箱体对位设置的螺柱,压板上设置所述定位口或定位孔。
进一步的:两块压板对称的压在套管凸台上端面,每个压板内固定穿装箱体对位设置的螺柱,任意一个压板上或两个压板上设置有与定位块对位的定位口或定位孔。
进一步的:两块压板对称的压在套管凸台上端面,两个压板相对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凹孔,两个凹孔在两个压板压紧在凸台表面时能容纳凸台上方的套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平高智能电气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56938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