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01286.9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5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杜雨寒;詹成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41J1/01 | 分类号: | F41J1/01;F41J1/10 |
代理公司: | 南京九致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7 | 代理人: | 王晓青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刺杀 人形 测评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涉及刺杀测评领域;该人形靶包括人形靶体、若干靶芯、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数据处理单元;其中,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设置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其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元件;靶芯分别置于人形靶体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其设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元件;第一、第二压力感应元件分别电连接于数据处理单元,以便数据处理单元分别记录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靶芯经受基本动作的攻击次数和攻击力度。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使得人形靶体周圈的劈砍刺都能够被识别感知,充分解决只在特定位置设置感应区域不能真实反映刺杀测评过程劈砍刺的问题,提高测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刺杀测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军队刺杀训练课目新增了一项刺杀对抗的训练内容,以强化军人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军人在进行刺杀对抗训练前通常利用刺杀测评系统进行训练考核,该系统能同时适用于日常刺杀基本动作训练、考核和评比,实现刺杀测评过程攻击位置、力度和次数等数据的采集分析。
日常训练时,刺杀测评系统采用刺杀人形训练靶来进行数据采集。现有的刺杀人形训练靶进行刺杀伤害数据采集,主要方案是在刺杀人形训练靶的特定位置处设置感应区域,例如设在人形靶的头部、颈部、肋部、胸部、腹部、腿部、裆部等位置,通过感应区域实时检测、识别刺杀基本动作的攻击力度、攻击部位、攻击次数等完成测评。但是已知真实的刺杀对抗训练过程中,对练双方会相互攻击或闪躲,对练双方不会像人形靶静止不动,暴露设置感应区域的要害部位给对方攻击;因此,实训时较多的攻击会击打在双方的身体外周,现有的刺杀人形训练靶对这类伤害并不采集,只采集要害部位受到的攻击力度、攻击部位、攻击次数的数据,显然不符合真实的刺杀对抗训练,必须是全方位、多角度紧贴实战的劈砍刺感应和数据采集分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和刺杀测评系统,通过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布设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不仅能真实反映刺杀对抗训练下任意部位受到的伤害,还能充分保障训练人员的所有劈砍刺都能被识别和计算,提升训练质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刺杀人形靶,包括人形靶体、若干可拆卸安装在人形靶体上的靶芯、数据处理单元和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
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设置在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其设置有第一压力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击打或劈砍刺伤害;
所述靶芯分别置于人形靶体的头部、胸部和腹部,其分别设置有第二压力感应元件,用于感应刺杀伤害;
所述第一压力感应元件和第二压力感应元件分别电连接于数据处理单元,用于向数据处理单元输出感应信号,以便数据处理单元分别记录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和靶芯经受基本动作的攻击次数和攻击力度。
进一步的,定义靶芯在人形靶体上的安装侧为人形靶体的前侧,则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贴合设置在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前端,并且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的前端平齐于所述人形靶体的前端。
进一步的,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的外周圈凸出于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所在的弧面。
进一步的,所述人形靶外轮廓劈刺带可拆卸连接于所述人形靶体人形外轮廓的周圈。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刺杀人形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人形靶体后侧的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包括固定部、第一支撑部、第二支撑部和配重部,所述固定部连接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方,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构成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所述固定部设置为工字型固定架,其前端面平齐于第一支撑部前端面,并且固定部前端面与第一支撑部前端面形成一安装平面;所述人形靶体固设在所述安装平面上;所述配重部设置在所述三角形稳定支撑结构底部,用于稳定安装支架、避免其安装人形靶体后前倾后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高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0128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折叠的充气冲浪板
- 下一篇:一种排屑机的集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