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印刷机油墨定量稀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19488.6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2000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姜学连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顺德区宝永捷五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27/906 | 分类号: | B01F27/906;B01F27/85;B01F27/2322;B01F27/091;B01F35/12;B01F101/3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勒***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印刷机 油墨 定量 稀释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机油墨定量稀释装置,包括油墨箱,油墨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罩,挡罩的顶端安装有电机,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入挡罩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挡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二转轴,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均入油墨箱的内部,通过电机带动第一转轴,便于第一转轴带动第一齿轮,从而便于第一齿轮通过啮合的第二齿轮带动第二转轴转动,在通过第一转轴带动第一搅拌杆转动和第二转轴带动第二搅拌杆转动,便于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相对转动时,对油墨箱进行无规则旋转搅拌,搅拌更为均匀,搅拌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印刷机油墨定量稀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为了适应不同领域的不同要求,对印刷品的质量和美观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通常,在表面印刷文字和图案,但是一般的印刷机在印刷的时候都会出现印刷的油墨过浓或者过淡的情况。当油墨过浓的时候会出现因为油墨太厚导致印刷之后的文字图案粘稠、不易干,在收卷的时候容易印到别的薄膜面上;而油墨太淡的话印刷后的文字图案颜色太淡,不能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了。
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0979353.9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印刷机油墨定量稀释装置,其大致描述为,包括油墨箱、置于油墨箱底部一侧与油墨箱连通的出液管、置于油墨箱上端与油墨箱连通的排气管、置于油墨箱内的浓度检测器、置于油墨箱上端与油墨箱连通的进液管、置于油墨箱内的搅拌装置,进液管远离油墨箱的一端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有稀释液箱。
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虽然可以通过电机、连接杆、搅拌叶片进行搅拌,但是使用一个连接杆带动搅拌叶片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一个方向搅拌,如果搅拌时间短,难免会造成搅拌不均匀,长时间进行搅拌的话,太浪费时间,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油墨定量稀释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使用一个连接杆带动搅拌叶片进行逆时针或顺时针一个方向搅拌,如果搅拌时间短,难免会造成搅拌不均匀,长时间进行搅拌的话,太浪费时间,不便于使用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印刷机油墨定量稀释装置,包括油墨箱,所述油墨箱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挡罩,所述挡罩的顶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入挡罩并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挡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四个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固定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啮合,第一转轴和第二转轴的底端均入油墨箱的内部,第一转轴底端转动连接在油墨箱的内底壁上,第一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圆盘和第一搅拌杆,所述圆盘上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转轴的底端转动且滑动在第一滑槽内,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搅拌杆,所述圆盘的左右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块,圆盘与两个固块的底端均设置有刮板,所述固块的顶端连接有清理机构,油墨箱的左端设置有进料机构。
优选的,所述清理机构包括侧板,所述侧板固定连接在固块上,侧板上滑动连接有两个胶板,所述油墨箱的内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滑槽,侧板通过滑块与第二滑槽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上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卡块,所述卡块与胶板固定连接。
再进一步的,所述油墨箱的顶端右侧设置有开口,所述开口上设置有塞子。
更进一步的,所述塞子上设置有把手。
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油墨箱的右侧壁内贯穿设置有排料管。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印刷机油墨定量稀释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顺德区宝永捷五金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顺德区宝永捷五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19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