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药瓶分装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19576.6 | 申请日: | 2022-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64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杨元钢;李嘉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得力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3/06 | 分类号: | B65D83/06;B65D23/00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甬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409 | 代理人: | 沈春红 |
地址: | 3156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药瓶 分装 | ||
一种药瓶分装器,其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取药机构,所述的取药机构包括药漏,所述的药漏上设置有药粒通道,所述的药粒通道的下端承接有药抽,所述的药抽的一端与壳体之间可转动连接以实现药粒的承接和取出。本申请具有一次仅出一颗药粒,可以根据给药量每次单粒的获得药粒,不会造成多余药粒回装而造成药粒污染的情况发生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药瓶给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药瓶分装器。
背景技术
药瓶是日常生活照常见的一种药物盛放容器,在取用药物的时候,一般都是直接将药粒倒至手上,然后根据服药的剂量数出所需药粒,如果有多余的药粒要重新装回药瓶中;目前这种常规的操作方式,虽然可以实现给药效果,但是倒出的药粒重新装回过程多少会受到一定的污染,给药的安全性和无污染性就会受到一定的干扰,特别是夏季用药时,如果手心出汗更是会对药粒造成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一次仅出一颗药粒,可以根据给药量每次单粒的获得药粒,不会造成多余药粒的倒出,也就不会将多余药粒重新装回药品而造成药粒污染的情况发生的药瓶分装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药瓶分装器,其结构包括壳体,位于壳体内的取药机构,所述的取药机构包括药漏,所述的药漏上设置有药粒通道,所述的药粒通道的下端承接有药抽,所述的药抽的一端与壳体之间可转动连接以实现药粒的承接和取出。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设置一种取药机构,该机构通过药漏将药粒从药瓶中引导出来,然后通过药粒通道滑动至药抽上,实现单粒药粒的承接,并通过将药抽与壳体可转动连接,按动药抽药抽相对壳体转动从而可以将承接的药粒从壳体内露出,即可实现取药动作;该结构取药方便,单次单粒取药,不会造成药粒的污染。
进一步的,本申请所述的药抽上设置有顶推片,所述的顶推片位于药抽与壳体可转动连接端的相对端;所述的药漏上设置有挡片,所述的挡片的一端与药漏连接,另一端设置有向下延伸的凸块;所述的药抽向上转动、使所述的顶推片与所述的凸块接触并推顶所述的挡片搅动位于药漏上方的药瓶内的药粒、并使所述的药粒进入至所述的药粒通道内。
采用上述结构,本申请通过设置取药机构,可以将盛放药粒的药瓶置于药漏的上方,位于药漏上的挡片在药抽转动至上方的时候,可以通过顶推片对凸块进行顶推,此时的挡片可以进入药瓶对药粒进行搅动,从而方便药粒从药瓶中出来自药抽的通道滑动至药抽上,被药抽承接,药抽通过相对壳体的转动将承接的药粒从壳体内顶出,实现药粒的获取,这样通过上述这种结构,一次获得一颗药粒,从而避免直接从药瓶中将药粒倒出导致的多余药粒重新装回造成的污染问题。
进一步的,所述的药漏包括第一药漏和第二药漏,所述的第一药漏与第二药漏相互配合构成药粒承接口和药粒通道;所述的药粒承接口与药瓶的出口相承接,且药粒承接口上设置有倾斜向下的药粒滑板,所述的药粒滑板上设置有漏药孔,所述的漏药孔与药粒通道相连通;采用上述结构,可以方便药漏的组装,并且也更利于药粒顺利的滑入药粒通道。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粒通道自漏药孔端向着药抽的药粒承接端倾斜设置,且药粒通道的倾斜方向与药粒滑板的倾斜方向相反;采用上述结构,一来可以保证药粒方便顺利向下滑动,二来由于倾斜方向相反,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实现药漏的有效布置,节省占用空间。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粒通道的孔径小于药粒的高度;采用该结构,一旦药粒进入药粒通道,在滑动过程不会发生翻转或者药粒的卡结,更利于药粒顺畅的进入药抽。
更进一步的,所述的药粒通道的孔径自上至下逐渐缩小,且药粒通道的孔径大于药粒的直径并小于两颗药粒的直径之和;采用上述结构,可以保证药粒在药粒通道的滑动过程中最终允许一个药粒通过,并能防止药粒彼此之间的卡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得力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得力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1957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