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锂电池极柱取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0384.7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884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蒋海斌;张鹏搏;李蒙;郭波;苏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震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50/543 | 分类号: | H01M50/543;B25J15/00;B25J15/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汇诚永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60 | 代理人: | 石来杰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宁海***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锂电池 极柱取料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的一种锂电池极柱取料机构,包括托料板、设置于托料板上方的取料头、驱动取料头的竖直驱动装置,托料板对应取料头处设置有托料块,托料块的顶面上开设有导正槽,导正槽内安装有上浮机构,上浮机构包括设置于导正槽的底部内槽壁上的浮块,导正槽朝向浮块倾斜设置。本实用新型具备自动导正极柱产品的摆放位置,降低人力成本的优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锂电池组装设备技术领域,特别设计一种锂电池极柱取料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锂电池日益普及,已成为今后能源竞争的重要方向,绿色能源也将成为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特别在锂电池设备中,锂电池的使用安全是其重要的市场竞争力,为了提升锂电池的市场竞争力,产品的精度要求、尺寸的一致性要求也变得更为严格,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下,设备的稳定性,产品的一致性变的更加重要,提升稳定性,减少调试的时间,保证产品一致性都变的极为关键。
极柱是锂电池中的一个重要组装件,这种组装件都是在成品内部,一旦做成成品,检测难度将大大提升,所以需要在组装前完成这些检测工作,一次精密的装配就能大大提高稳定性。极柱边缘整体材料为铝,极柱的制作需要将铝件和塑胶外形注塑到一起,成本较高,而且本身装配的位置精度要达到0.1mm内。但是,现有的取料机构提取极柱时,若摆放极柱时摆放的位置不当,容易取料不良造成极柱产品表面刮伤、变形,甚至刮出铝丝,使得极柱产品内部绝缘失效,造成极柱产品报废,因此,需人工摆正待提取的极柱产品,但人力成本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之一而设计的一种锂电池极柱取料机构,其具备自动导正极柱产品的摆放位置,降低人力成本的优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锂电池极柱取料机构,包括托料板、设置于所述托料板上方的取料头、驱动所述取料头的竖直驱动装置,所述托料板上对应所述取料头处设置有托料块,所述托料块的顶面上开设有导正槽,所述导正槽内安装有上浮机构,所述上浮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导正槽的底部内槽壁上的浮块,所述导正槽朝向所述浮块倾斜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托料块用以定位极柱产品的摆放点,极柱产品靠自重掉落,其掉落高度可为15mm,当极柱产品掉落至导正槽处时,导正槽的周向内槽壁朝向浮块倾斜设置,形成了上大下小的面,减少极柱产品表面被刮伤的风险,并对下落的极柱产品起到导正作用,竖直驱动装置可采用气缸或液缸或电动推杆等驱动装置,用以驱动对应的取料头向导正槽内的极柱产品进行取料作业,浮块用以托起极柱产品,避免产品卡在托料块内部,浮块可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使得浮块对下落至导正槽内的极柱产品起到较好的缓冲作用,且浮块可通过自身的弹力作用与导正槽配合,提高对极柱产品的导正效果,该机构可自动导正极柱产品的摆放位置,避免极柱产品在取料过程中出现刮伤,降低了人力成本。
优选的,所述导正槽的底部内槽壁上开设有供所述浮块滑移连接的活动槽,所述上浮机构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浮块与所述活动槽之间的弹性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槽用以引导浮块的滑移方向,当极柱产品在自重作用下与浮块接触时,浮块在活动槽内向下滑移,弹性件受力收缩,用以缓冲极柱产品下落时产生的冲击,且弹性件恢复伸展的弹力可驱使浮块在活动槽内向上滑移,浮块也会将极柱产品托起。
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的底部内槽壁上贯通设有供所述弹性件伸缩活动的活动孔,所述上浮机构包括安装于所述活动孔内的限位件,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靠于所述浮块与所述限位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活动孔用以引导弹性件的伸缩运动,限位件与浮块可防止弹性件在伸缩过程中脱离活动孔。
优选的,所述限位件包括抵靠块和滑移连接于所述活动孔内的连接柱,所述抵靠块设置于所述托料板上远离所述托料块的侧壁上,所述抵靠块贯通设有供所述连接柱滑移连接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内径小于所述活动孔的内径,所述连接柱上远离所述抵靠块的端部与所述浮块通过拆装式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震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宁波震裕汽车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03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