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造皮带轮的旋转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0681.1 | 申请日: | 2022-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5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吴海航;罗广梅;江永彬;陈炯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捷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22/14;B21D37/14;B21D43/00;B21D45/02;B21D53/26 |
代理公司: | 福建炼海律师事务所 35262 | 代理人: | 沈健忠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造 皮带轮 旋转 模具 | ||
1.一种用于制造皮带轮的旋转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旋转座(100)、推动组件(200)、滑块(300)、凸模(400)和外滑套(500);所述旋转座(100)具有一内腔,所述旋转座(100)上开设有与所述内腔贯通的径向穿孔(112);所述推动组件(200)可轴向移动的设置于所述内腔里,所述推动组件(200)上设有第一斜面(221);所述滑块(300)可径向移动的穿设在所述径向穿孔(112)内,所述滑块(300)的内端与所述推动组件(200)抵接、外端与所述外滑套(500)抵接,所述滑块(300)的外端设有第二斜面(310);所述凸模(400)固接于所述旋转座(100)的顶部;所述外滑套(500)可轴向移动的套设在所述旋转座(100)上,所述外滑套(500)内侧设有与所述第二斜面(310)相适配的第三斜面(510);用于预成型加工时,所述外滑套(500)未箍紧皮带轮,所述第一斜面(221)顶抵所述滑块(300)内端,所述第二斜面(310)顶抵所述第三斜面(510),所述外滑套(500)、滑块(300)和推动组件(200)之间相互顶抵形成限位;用于齿部加工时,所述外滑套(500)位于最高处且箍紧皮带轮开口,所述推动组件(200)顶抵所述滑块(300)内端,所述第二斜面(310)顶抵所述第三斜面(510),所述外滑套(500)、滑块(300)和推动组件(200)之间相互顶抵形成限位;所述推动组件(200)从用于预成型加工时的位置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一斜面(221)持续顶抵所述滑块(300)内端以推动所述滑块(300)向外移动,所述第二斜面(310)持续顶抵所述第三斜面(510)进而推动所述外滑套(500)向上移动至所述用于齿部加工时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皮带轮的旋转模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卸料组件,所述卸料组件包括内滑套(600)、卸料顶板(700)和卸料杆(800);所述内腔包括上腔和下腔,所述下腔的内径大于所述上腔的内径;所述内滑套(600)可轴向移动的套设在所述上腔外的所述旋转座(100)上,且位于所述下腔的上方;所述外滑套(500)套设在所述内滑套(600)外;所述卸料顶板(700)可轴向移动的设置于所述下腔内;所述卸料杆(800)可轴向移动的穿过所述下腔的上腔壁,所述卸料杆(800)的一端与所述卸料顶板(70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内滑套(60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面(221)位于所述上腔里;所述推动组件(200)从用于齿部加工时的位置继续向上移动的过程中,所述推动组件(200)带动所述卸料顶板(700)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内滑套(600)向上移动,将皮带轮顶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制造皮带轮的旋转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座(100)具有上座(110)、中座(120)和下座(130);所述上座(110)底部开设有所述径向穿孔(112),所述上座(110)内开设有第一腔室(111);所述中座(120)内开设有第二腔室(121),所述中座(120)相对所述上座(110)向外延伸形成容置平台(122);所述第一腔室(111)和所述第二腔室(121)共同构成所述上腔;所述下座(130)开设有第三腔室(131),所述第三腔室(131)构成所述下腔;所述内滑套(600)套设在所述上座(110)上,所述内滑套(600)底部开设有用于容纳所述滑块(300)的避让槽(610),用于预成型加工时,所述内滑套(600)下端支撑于所述容置平台(122)上;所述容置平台(122)开设有连通第三腔室(131)的轴向穿孔(123),所述卸料杆(800)可轴向移动的穿设在所述轴向穿孔(123)内;所述滑块(300)置于所述容置平台(122)上;所述凸模(400)固接在所述上座(110)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捷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厦门捷讯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0681.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运用于钢包车的线缆防护组件
- 下一篇:定制家具用隐形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