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通道可编程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3428.1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42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林善平;谢应钦;张强;魏小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7/00 | 分类号: | H01H47/00 |
代理公司: | 福州鼎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63 | 代理人: | 陈玉琴;李向楠 |
地址: | 3532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道 可编程 继电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通道可编程继电器,包括MCU处理器、存储器、时钟芯片、看门狗芯片、通信芯片、若干路输入电路、若干路输出电路和副机接口电路,存储器、时钟芯片、看门狗芯片、通信芯片、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和副机接口电路均各自与MCU处理器通讯连接。本实用新型多通道可编程继电器,设置了若干路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若干路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构成了多通道,多通道可满足多路外部信号的输入以控制多路所述输出电路的所述继电器K打开或闭合的需求,其承载能力强;应用过程中,根据需求,可选择使用部分所述输入电路和所述输出电路,也可将所有的所述输入电路和所述输出电路同时使用,使用灵活、便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继电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通道可编程继电器。
背景技术
可编程继电器具有可由用户自主编程、自由设计逻辑控制流程的特点,通过在产品中编写逻辑控制程序,可实现诸如停车场门禁控制、城市灯光夜景控制、农业自动灌溉等场景应用。国内的可编程继电器主要依赖于进口,国外设计的可编程继电器,其编程模式采用了梯形图编程模式,此种编程模式需要进行专业培训,掌握相关控制符号以及控制语句,才能进行编程,整体编程过程复杂,不易操作,使用门槛较高,而这也导致了其用户群体范围得不到最大限度的扩展;且此类可编程继电器的输入输出接口不仅单一,还极其有限,扩展能力也较差,应用范围受到较大的限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多通道可编程继电器。
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通道可编程继电器,包括MCU处理器、存储器、时钟芯片、看门狗芯片、通信芯片、若干路输入电路、若干路输出电路和副机接口电路,所述存储器、所述时钟芯片、所述看门狗芯片、所述通信芯片、所述输入电路、所述输出电路和所述副机接口电路均各自与所述MCU处理器通讯连接;其中,
所述输入电路由电阻、瞬态二极管TVS、光耦U1、输入电路输入端IN和输入电路输出端GPIO1组成,所述光耦U1的发光侧由两方向相反且相并联的二极管组成,所述输入电路输入端IN与所述光耦U1的发光侧的正极间串联有电阻R1,所述光耦U1的发光侧的正极和负极间串联有电阻R2,所述光耦U1的发光侧的负极与所述输入电路输入端IN间串联瞬态二极管TVS,所述光耦U1的感光侧的集电极与所述输入电路输出端GPIO1连接,所述输入电路输出端GPIO1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所述输入电路输出端GPIO1与电源VCC1间串联电阻R3,所述光耦U1的感光侧的发射极接地;所述光耦U1的发光侧的负极作为公共端COM,所有的所述输入电路的公共端COM均与一拨位开关连接,所述拨位开关连接有电源VDD1和电源VDD2;
所述输出电路由电阻、二极管D、NPN三极管T、光耦U2、继电器K和输出电路输入端GPIO2组成,所述输出电路输入端GPIO2与所述MCU处理器连接,所述输出电路输入端GPIO2与所述光耦U2的发光侧的负极连接,所述光耦U2的发光侧的正极与电源VCC2间串联电阻R4,所述光耦U2的感光侧的集电极与电源VCC3间串联电阻R5,所述光耦U2的感光侧的发射极与地间串联电阻R6,所述光耦U2的感光侧的发射极还与NPN三极管T的基极间串联电阻R7,所述NPN三极管T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继电器K具有线圈,所述继电器K的线圈和二极管D并联于所述NPN三极管T的集电极和电源VCC4间,其中,二极管D的正极的所述NPN三极管T的集电极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输入电路和所述输出电路的数量各为八路。八路所述输入电路和所述输出电路,一方面,无需占用MCU处理器过多的IO口,对MCU处理器的要求低;另一方面,可满足大多数的应用。
进一步地,八路所述输出电路中,其中两路所述输出电路的所述继电器K为单刀双掷继电器;另六路所述输出电路的所述继电器K为单刀单掷继电器。该设置,以便可根据要求,使用不同的所述继电器K,以适应不同的应用场景;该设置让所述多通道可编程继电器的使用更为灵应,应用更为广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顺昌虹润精密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342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多节缓冲器塑料件生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穿戴舒适的一次性围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