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并馈全向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23711.4 | 申请日: | 2022-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0334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清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恒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1/50 | 分类号: | H01Q1/50;H01Q1/38;H01Q5/50 |
代理公司: | 重庆中之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3 | 代理人: | 梁欣 |
地址: | 434000 湖北省荆州市沙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向天线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馈全向天线,包括:馈电网络板,所述馈电网络板居中对称设有若干开槽,所述馈电网络板顶部的一端设有总馈电端,所述总馈电端连接功分器,所述总馈电端通过所述功分器分为若干条并联馈电网络,所述并联馈电网络连接所述开槽;振子板,所述振子板上设有若干振子单元,所述振子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单元馈电点;所述振子板通过所述开槽垂直嵌入所述馈电网络板,所述单元馈电点通过所述开槽连接所述并联馈电网络,所述并联馈电网络通过所述单元馈电点为所述振子单元馈电。本实用新型通过所述开槽使得所述振子板垂直嵌入所述馈电网络板中,振子板居中垂直连接,最大程度缩小了天线的尺寸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带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并馈全向天线。
背景技术
近几十年来,随着信息与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新技术和发明层出不穷,其中微波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现代雷达、遥测技术、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电子对抗等领域的电子设备朝着小型化、多功能化、处理信息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人们在范围有限的平台上集成了越来越多的满足不同要求的电子设备及其与之配套的各种天线,希望用更少的器件来实现更多的功能。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全向天线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特别是采用并联馈电可以使得天线同时具备宽带和高增益两大优点,但是面临天线结构复杂和尺寸过大等问题,因此研究一种宽带,高增益,结构简单、尺寸适中的全向天线是非常有意义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馈全向天线,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天线结构复杂和尺寸过大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馈全向天线,包括:
馈电网络板,所述馈电网络板居中对称设有若干开槽,所述馈电网络板顶部的一端设有总馈电端,所述总馈电端连接功分器,所述总馈电端通过所述功分器分为若干条并联馈电网络,所述并联馈电网络连接所述开槽;
振子板,所述振子板上设有若干振子单元,所述振子单元的一侧设置有单元馈电点;
所述振子板通过所述开槽垂直嵌入所述馈电网络板,所述单元馈电点通过所述开槽连接所述并联馈电网络,所述并联馈电网络通过所述单元馈电点为所述振子单元馈电。
可选地,所述并联馈电网络通过所述功分器分为平行的双线。
可选地,所述馈电网络板和振子板的两面分别印刷有对应的并联馈电网络和振子单元。
可选地,所述振子板为双面覆铜板。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技术中,在所述馈电网络板居中位置开设有开槽,所述振子板通过所述开槽垂直嵌入所述馈电网络板中,使得所述振子板上的单元馈电点连接所述馈电网络板上的并联馈电网络,并且振子板居中垂直连接,最大程度缩小了天线的尺寸大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馈电网络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振子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馈电网络板;2、振子板;3、振子单元;4、开槽;5、总馈电端;6功分器;7、单元馈电点;8、并联馈电网络。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并馈全向天线,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恒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恒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237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直流电机的装配夹具
- 下一篇:一种单涵道飞行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