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功能吸引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33122.4 | 申请日: | 2022-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8870909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何光海;张维;魏铁钢 | 申请(专利权)人: | 徕兄健康科技(威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行阳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38 | 代理人: | 冯振宇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海***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多功能 吸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吸引器,包括呼吸面罩、压缩囊结构和氧气枕,呼吸面罩上穿设有吸痰管和输氧管,吸痰管远离呼吸面罩的一端通过三通结构分别与压缩囊结构和储液瓶,输氧管远离呼吸面罩的一端通过压缩囊结构与氧气枕连通;本实用新型运输方便,可以通过随身携带而完成现场的急救操作;无需电源,可以在室外直接使用;需要用时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等待组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多功能吸引器。
背景技术
在很多灾难急救现场,病人往往都合并有口腔血液或者分泌物的误吸堵塞。平常的吸引器都是电动的而且较重,无法很好地运用到急救现场,有时候因为几分钟的气道堵塞不能够及时通气就会影响抢救的最终效果。
目前还没有专门为急救而设计的吸引器设备。平常病房或者手术室常用的吸引器需要电源,在灾害现场往往都不具备电源条件。另外,很多受伤人员可能因为震荡等原因暂时失去了呼吸。如果不能在黄金时间内提供有效的通气,可能错失急救时机。利用这个多功能吸引器不仅可以通过脚踏产生负压吸引还可以给与加压通气,能够更快解决患者的通气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多功能吸引器,包括呼吸面罩1、压缩囊结构3和氧气枕6,呼吸面罩1上穿设有吸痰管7和输氧管2,吸痰管7远离呼吸面罩1的一端通过三通结构分别与压缩囊结构3和储液瓶4,输氧管2远离呼吸面罩1的一端通过压缩囊结构3与氧气枕6连通。
优选的,三通结构包括三通阀8,三通阀8内部还安装有挡片81,挡片81位于三通阀8内靠近侧接口处,三通阀8的侧接口处还安装有插接口82。
优选的,压缩囊结构3包括囊体31和回弹结构32,回弹结构32位于囊体31的内部,囊体31内部分为左腔室311和右腔室312,左腔室311底部还连接有排气管33和吸痰管7,右腔室312顶部连通有氧气枕6,底部与输氧管2连通。
优选的,左腔室311与排气管33之间设有第一单向阀,方向为自左腔室311去往排气管33;
左腔室311与吸痰管7之间设有第二单向阀,方向为自吸痰管7去往左腔室311;
右腔室312与氧气枕6之间设有第三单向阀,方向为自氧气枕6去往右腔室312;
右腔室312与输氧管2之间设有第四单向阀,方向为自右腔室312去往输氧管2。
优选的,回弹结构32包括伸缩杆321和回复弹簧322,回复弹簧322套设在伸缩杆321外侧,伸缩杆321位于囊体31内侧,一端与囊体31的顶部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囊体31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呼吸面罩1通过两侧的粘带与患者的脸部进行固定。
优选的,压缩囊结构3与氧气枕6之间通过软管连接,输氧管2采用医用软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运输方便,可以通过随身携带而完成现场的急救操作;
2、无需电源,可以在室外直接使用;
3、需要用时可以直接使用不需要等待组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通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囊结构剖视图;
图中,
1、呼吸面罩;2、输氧管;3、压缩囊结构;4、储液瓶;6、氧气枕;7、吸痰管;8、三通阀;31、囊体;32、回弹结构;33、排气管;81、挡片;82、插接口;311、左腔室;312、右腔室;321、伸缩杆;322、回复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徕兄健康科技(威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徕兄健康科技(威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3312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汽车防松螺母使用的防松螺柱
- 下一篇:一种单手操作锐器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