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饼状铸件便于抛丸用吊耳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8489.X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200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王信南;胡强;沈海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中央可锻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C9/00 | 分类号: | B24C9/00 |
代理公司: | 苏州智品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5 | 代理人: | 彭柏樽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铸件 便于 抛丸 用吊耳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饼状铸件便于抛丸用吊耳结构,包括饼状铸件本体、以及与其一体成型的吊耳,吊耳包括直杆和吊头,直杆成型于饼状铸件本体上,吊头成型于直杆上远离饼状铸件本体的一端,直杆上设有分离槽。本实用新型成型方便,既能承载铸件重量,又方便后期去除,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饼状铸件起吊难度大、费时费力、安全可靠性差的技术难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加工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了一种饼状铸件便于抛丸用吊耳结构。
背景技术
在铸件抛丸作业时,饼状铸件是没有任何可起吊的孔洞或挂架,必须利用外部专用夹爪,这样很容易对铸件表面产生打痕或刮伤,还有滑脱的可能,不仅工作量大,还存在安全隐患。改进方法是在铸件外圆部设置封闭式工艺吊耳,由于其结构牢固,后期清除处理比较困难,还增加打磨时间,另外,封闭式吊耳在造型时很容易出现型损,不仅无法成型、影响使用,更会加重后期打磨工作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饼状铸件便于抛丸用吊耳结构,成型方便,既能承载铸件重量,又方便后期去除,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饼状铸件起吊难度大、费时费力、安全可靠性差的技术难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饼状铸件便于抛丸用吊耳结构,包括饼状铸件本体、以及与其一体成型的吊耳,所述吊耳包括直杆和吊头,所述直杆成型于饼状铸件本体上,所述吊头成型于直杆上远离饼状铸件本体的一端,所述直杆上设有分离槽。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分离槽成型于直杆上靠近饼状铸件本体的一侧,且不与饼状铸件本体相邻。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分离槽为弧形槽或V形槽。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分离槽的深度大于等于直杆厚度的六分之一,且小于直杆厚度的四分之一。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直杆的长度为20mm,其厚度为8-10mm。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吊头为包括半圆形杆和延伸杆,所述半圆形杆的一端与直杆相连,另一端与延伸杆相连。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延伸杆与直杆相平行。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延伸杆的长度10mm,其厚度为6-8mm,且厚度小于直杆的厚度。
作为进一步的优化,所述直杆和吊头的截面均为方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
1.吊耳与铸件一体化成型,无需外加吊具,减少操作量;
2.后处理清除方便,节省作业时间,对产品外观无不良影响;
3.开口式设计减少产品造型时吊耳处型落的概率;
4.成本低廉、形状简单、效果明显、处理方便、可重复利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吊耳的结构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直杆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至3所示,一种饼状铸件便于抛丸用吊耳结构,包括饼状铸件本体100、以及与其一体成型的吊耳200,吊耳200包括直杆201和吊头202,直杆201成型于饼状铸件本体100上,吊头202成型于直杆201上远离饼状铸件本体100的一端,直杆201上设有分离槽20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中央可锻有限公司,未经苏州中央可锻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848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