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镀硅胶拉尾艺术灯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69954.1 | 申请日: | 2022-03-2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8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华;陈素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光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K1/32 | 分类号: | H01K1/32;H01K1/02;H01K1/20;H01K1/22;H01K1/4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张勋 |
地址: | 523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硅胶 艺术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镀硅胶拉尾艺术灯,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灯头、芯柱及玻壳,所述灯头与芯柱连接,所述玻壳套设与灯头上,且玻壳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透明层及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端部向外侧延伸成型有拉尾,所述芯柱设有实心柱及设于实心柱两侧的导丝,所述实心柱设有架设有若干钼丝,所述钼丝连接设有灯丝,所述灯丝的两端通过扣丝的方式与导丝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采用了镀硅胶工艺,将其塑造成独具特色的拉尾造型,点灯效果营造出艺术氛围,同时保证了产品在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艺术灯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镀硅胶拉尾艺术灯。
背景技术
随着照明产品的不断进步,用户对灯泡的需求不仅仅在常规照明上,更多用户对于装饰艺术类照明产品的需求在不断增加。拉尾艺术灯由于点灯后外观更为接近传统点燃蜡烛的火焰效果,且自身存在更为环保、安全及可靠等特点,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深受市场欢,镀硅胶拉尾艺术灯设计方案因此应运而生。传统的艺术灯外观造型单一,美观度不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方案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镀硅胶拉尾艺术灯,能有效的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镀硅胶拉尾艺术灯,包括结构主体,所述结构主体包括灯头、芯柱及玻壳,所述灯头与芯柱连接,所述玻壳套设与灯头上,且玻壳由内至外依次设有透明层及硅胶层,所述硅胶层的端部向外侧延伸成型有拉尾;
所述芯柱设有实心柱及设于实心柱两侧的导丝,所述实心柱设有架设有若干钼丝,所述钼丝连接设有灯丝,所述灯丝的两端通过扣丝的方式与导丝固定连接。
特别的,所述玻壳呈椭圆形,所述硅胶层设于玻壳上。
特别的,所述玻壳与灯头密封连接,且灯头内置有用于导电的电极片。
特别的,所述实心柱设于芯柱的上方,且实心柱与芯柱同轴设置。
特别的,所述灯丝呈M字型架设于钼丝的端部,所述钼丝呈W型状,且灯丝为0.6mg线材。
特别的,所述导丝的形状为三角形,且导丝的另一端与芯柱连接。
特别的,所述玻壳表面为光滑面,且玻壳与硅胶层胶粘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新型镀硅胶拉尾艺术灯,通过在玻壳表面涂覆硅胶,并对硅胶进行拉尾处理的方式,突破现有常规玻璃拉尾灯外观类型,该结构包括硅胶涂层、玻壳、芯柱、白炽灯丝及灯头组成。硅胶涂层涂覆在玻壳外表面,并塑造成拉尾的特殊造型。玻壳与灯头连接,芯柱设于玻壳内。芯柱包括实心管、钼丝支架和导丝,白炽灯丝通过钼丝支架、导丝将其固定,并以串联方式与实心管的导丝实现连接,导丝接至灯头并与灯头电连接。产品采用了镀硅胶工艺,将其塑造成独具特色的拉尾造型,点灯效果营造出艺术氛围,同时保证了产品在使用过程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中A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
1、拉尾;2、硅胶层;3、钼丝;4、灯丝;5、实心柱;6、导丝;7、玻壳;8、芯柱;9、灯头;10、透明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光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光裕照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6995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玻璃打磨用的磨轮
- 下一篇:一种制冷配件生产加工用打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