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吊油囊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73518.1 | 申请日: | 2022-03-2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779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任方喜;吴谷建;徐加虎;蔡伟民 | 申请(专利权)人: | 大连保税区荣昌消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28 | 分类号: | B66C1/28;B66C1/3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高永德;李洪福 |
地址: | 116000 辽宁省大连市金***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吊油囊 | ||
本实用新型吊油囊,涉及液体吊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中吊运油液装置。本实用新型吊运装置框架主体的顶部装有平衡起吊框架;框架主体通过平衡起吊框架与外部吊车相连接;吊装带装于油囊主体上;油囊结构通过吊装带与框架主体相连接,并一起被吊运。油囊主体是由八片菱形结构的TPU涂层布通过高频焊接而成的囊体结构;油囊主体的安装八条吊装带。吊装带的一端穿过吊装带连接结构与油囊主体底部的固定环相连接,另一端挂在吊运框主体上。油囊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油囊主体的下部安装有油囊出油管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现有油囊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实现向山区和丛林中快速、高效、满载的吊运油液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吊油囊,涉及液体吊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空中吊运油液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油囊由于囊体结构的限制,无法做到满载运输;同时,油囊在通过直升机吊装向山区、丛林里运输时,由于囊体的自身变形和张力作用下,极为不便,无法实现快速、高效、满载的运输。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研究设计一种新型的吊油囊,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根据上述现有技术提出的现有油囊由于自身结构的限制,无法实现向山区和丛林中快速、高效、满载的吊运油液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吊油囊。本实用新型主要设计将软体吊运油囊与金属框架结构,通过吊装带连接在一起,通过运输吊架实现油囊的运输,从而实现满载、快速和高效的运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
一种油囊结构、吊运装置;
所述的吊运装置包括:框架主体、平衡起吊框架;框架主体的顶部装有平衡起吊框架;框架主体通过平衡起吊框架与外部吊车相连接,通过吊车吊运;
进一步地,油囊结构包括:油囊主体、吊装带;吊装带装于油囊主体上;
进一步地,油囊结构通过吊装带与框架主体相连接,并一起被吊运。
进一步地,油囊主体是由八片菱形结构的TPU涂层布通过高频焊接而成的囊体结构,正好为一个球形;
进一步地,油囊主体的外壁上对称设置有八个吊装带连接结构,用于安装八条吊装带。
进一步地,吊装带的一端穿过吊装带连接结构与油囊主体底部的固定环相连接,另一端挂在吊运框主体上。
进一步地,油囊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油口。
进一步地,油囊主体的下部安装有油囊出油管路;
进一步地,油囊出油管路的一端与油囊主体相连通,另一端固定在框架主体上;
进一步地,油囊出油管路上设置有放油球阀。
进一步地,框架主体包括:吊运框主体、平衡框和支撑框;
进一步地,吊运框主体为矩形框架结构,作为固定油囊主体使用,油囊主体上的吊装带的两端与吊运框主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支撑框为梯形框架结构,焊接在吊运框主体的顶部;
进一步地,平衡框为四边形结构,通过编织钢丝绳与支撑框和吊运框主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平衡框的长宽与吊运框主体的长宽尺寸相通;
进一步地,平衡框的四个角部通过编织钢丝绳与支撑框的四个顶角相连接;
进一步地,平衡框的四个角部通过编织钢丝绳与吊运框主体的四个顶角相连接;
进一步地,平衡框的四个角部通过卸扣与装于吊钩的四根编织钢丝绳的底端相连接。
较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大连保税区荣昌消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大连保税区荣昌消防设备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735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铁路轨枕脱模设备
- 下一篇:一种铸制冷铁挂砂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