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农业种植的新型高效育种苗床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82663.6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36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龙启花;龙启英;杨斌;周德容;韦汝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民创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28 | 分类号: | A01G9/28;A01G9/20;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成都熠邦鼎立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263 | 代理人: | 莫志明 |
地址: | 556000 贵州省黔东南苗***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农业 种植 新型 高效 育种 苗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农业种植的新型高效育种苗床,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不便高效便捷的对种苗进行喷洒灌溉,所述放置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放置板的顶端安装有育种腔,所述导槽的顶端安装有培育盒,所述放置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与育种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移动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喷洒机构,所述育种腔的两侧设置有加热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育种腔的内部设置有喷洒机构,利用喷洒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对种苗进行浇水灌溉,通过设置有移动机构,利用移动机构的相互配合,可带动储水腔和喷头高效移动,对种苗进行高效全面的浇水灌溉,从而大大提高了该育种苗床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种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用于农业种植的新型高效育种苗床。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背景,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农业种植发展的非常迅速,农业的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动植物,获得的产品是动植物本身,我们把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在农业种植的过程中,需要利用育种苗床对种苗进行培育处理;
现有的育种苗床在使用时存在如下问题:
1、现有的育种苗床在使用时,由于不便高效便捷的对种苗进行喷洒灌溉,使得在对种苗进行浇水灌溉时较为繁琐,降低了该育种苗床在使用时的便捷性;
2、现有的育种苗床在使用时,由于不便对育种腔内部的温度进行控制,使得在温度较低时,种苗易被冻坏,而且不易对加热器进行便捷拆卸维修,从而降低了该育种苗床在使用使得实用性。
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于农业种植的新型高效育种苗床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农业种植的新型高效育种苗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适用于农业种植的新型高效育种苗床,包括放置板,所述放置板底端的四个拐角处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放置板的顶端安装有育种腔,所述育种腔的内部设置有隔板,所述放置板顶端的两侧安装有导轨,所述导轨的顶端安装有导槽,所述导槽的顶端安装有培育盒,所述放置板顶端的中间位置处与育种腔内部的底端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育种腔内侧的上方设置有移动机构,所述移动机构的内侧设置有喷洒机构,所述育种腔的两侧设置有加热机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喷洒机构包括储水腔、喷头、水箱和水泵,所述水箱安装于放置板的底端,所述水箱的上方安装有水泵,所述储水腔安装于育种腔的内部,所述水泵的一端通过管道与水箱的一端相连通,所述水泵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与储水腔的一端相连通,所述储水腔的底端设置有多个喷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移动机构包括固定腔、螺纹杆、螺纹套、伺服电机和限位结构,所述固定腔安装于育种腔内壁两侧的上方,一个所述固定腔的一端安装有伺服电机,一个所述固定腔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与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螺纹杆的外侧壁设置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一端与储水腔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和限位套,所述限位杆安装于固定腔的内部,所述限位杆的外侧壁设置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一端与储水腔的一端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限位杆的横截面小于限位套的横截面,所述限位杆与限位套之间构成滑动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加热机构包括加热器、安装座、连接块、腔体、伸缩弹簧、卡块、按钮和复位弹簧,所述安装座安装于育种腔的两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安装有加热器,所述连接块的内部设置有腔体,所述腔体的内部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的一端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的一端延伸至安装座的内部,所述安装座的一端贯穿有按钮,所述按钮与卡块相互适配,所述按钮的外侧壁设置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设置于安装座的外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民创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贵州民创生态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266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