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CO2 有效
申请号: | 202220687437.7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00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陆诗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10 | 分类号: | G01N1/10;G01N1/22;G01D2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淮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5 | 代理人: | 杨晓亭 |
地址: | 221000***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co base sub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CO2捕集吸收反应塔的气液取样器,包括样品收集器、取样管、取样管法兰组件、气体采样部分和液体采样部分;容器结构的样品收集器与取样管固定且连通连接,取样管贯穿吸收塔壁设置、且取样管与吸收塔壁之间密封设置,连通管结构的取样管法兰组件的输入端与取样管连通连接,取样管法兰组件上设有温压计;气体采样部分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底端的废水排放口通过废水排放阀与废水排放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顶端的气样排放口通过气样排放阀与气样取样管路的输入端连接;液体采样部分包括液样取样管路。本气液取样器能够实现按照需要实时直接在吸收反应塔中提取气液样品、同时可同步进行温压测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取样器,具体是一种适用于CO2捕集吸收反应塔的气液取样器,属于CO2捕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CO2作为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如何有效降低CO2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重要的政治经济议题,也是当前全世界面临的艰巨任务。近年来,各国的研究者围绕CO2的减排和利用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一方面通过优化能源结构,发展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达到减排和控制CO2增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则通过CO2的捕集和资源化利用,减少大气中CO2的含量。
煤炭是我国当前最主要的能源类型,燃煤电厂是我国CO2的主要排放源,可达到我国CO2排放总量的50%以上,将燃煤电厂排出的低分压烟气CO2进行捕集回收与利用封存是我国碳减排的关键。CCS(Carbon CaptureStorage,碳捕集及封存)技术中捕集回收CO2的化学吸收法是通过吸收剂选择性地与混合烟气中的CO2发生化学反应来实现CO2与其他气体的分离,并借助该反应的逆反应进行再生,释放出高纯度CO2进行富集,其反应原理是弱碱和弱酸反应生成一种溶于水的盐,其吸收还是释放CO2受化学反应平衡控制。吸收反应塔是化学吸收法中的主要设备,操作时,从塔顶喷淋的液体吸收剂与由塔底上升的混合烟气在塔中各层填料或塔盘上密切接触,利用混合烟气在液体吸收剂中溶解度的不同,使易溶的组分溶于吸收剂中,并与其他组分分离以便进行吸收。混合烟气中某一组分能否进入溶液里,既取决于该组分的分压,也取决于溶液里该组分的平衡蒸汽压,因此对吸收过程进行分析以提高捕集效率应该从气液两相的平衡关系与传质速率关系着手,而吸收过程中气液两相的实时温度和压力是影响气液两相平衡关系与传质速率关系的主要控制指标,但现有的取样器通常无法适用于吸收反应塔。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CO2捕集吸收反应塔的气液取样器,能够实现按照需要实时直接在吸收反应塔中提取气液样品、同时可同步进行温压测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适用于CO2捕集吸收反应塔的气液取样器包括样品收集器、取样管、取样管法兰组件、气体采样部分和液体采样部分;
位于吸收塔内部的样品收集器是顶部具有开放的收集口的容器结构,样品收集器与取样管固定且连通连接,取样管贯穿吸收塔壁设置、且取样管与吸收塔壁之间密封设置,连通管结构的取样管法兰组件的输入端与取样管位于吸收塔外部的管端连通连接,取样管法兰组件上设有与其连通连接的温压计;
气体采样部分包括气液分离器,气液分离器的气液输入端上设有可与取样管法兰组件的输出端密闭安装连接的连接法兰Ⅰ,气液分离器底端的废水排放口通过废水排放阀与废水排放管路连接,气液分离器顶端的气样排放口通过气样排放阀与气样取样管路的输入端连接;
液体采样部分包括液样取样管路,液样取样管路的输入端上设有可与取样管法兰组件的输出端密闭安装连接的连接法兰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68743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急速冷冻柜型材
- 下一篇:一种航空超硬铝合金棒加工用棒料传送装置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