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稻立体化育苗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16595.0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82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李振芹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振芹 |
主分类号: | A01G9/029 | 分类号: | A01G9/029;A01G31/02;A01G9/24;A01C23/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54300 黑龙江省鸡西市虎林市***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稻 立体化 育苗 装置 | ||
一种水稻立体化育苗装置,包括结构架体和苗盘托架,结构架体垂直方向上具有相互平行分布由承载杆构成的水平承载面,在承载杆上安装有凸出于上端端面的滑动滚轮,并组合构成滚轮轨道,上部设置安装有承力限位块,苗盘托架底端端面上安装有与滚轮轨道形成配合的导引轨道槽,上端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挡块,分别置放在对应的水平承载面上,该装置同时还包括液体输送系统,通过优化设计结构,配套液体输送系统,能够减小苗盘托架之间相互遮蔽对水稻秧苗采光的影响,保证秧苗生长发育条件,提高秧苗出苗率和壮苗率,并方便育苗盘的取放,增强使用的便捷性和高效性,同时,还能够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育苗劳动强度,有利于实现育苗管理机械化和智能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水稻育苗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水稻立体化育苗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的传统育苗方式是先将种子置于浸泡液中浸泡至嫩芽萌发后,直接播撒到育苗田中通过定期施肥与田间管理来进行育苗,可是由于育苗田外环境相对恶劣,不但种子出苗率较低,而且培育的稻苗相对脆弱,导致田间种植成活率较低。为了提高水稻产量,人们开始采用在人工环境中利用育苗盘对水稻种子进行培育的育苗方式,当水稻秧苗生长至一定程度后再进行田间插秧种植,达到了提高秧苗成活率和增加水稻产量的目的,目前,这种育苗盘育苗方式大都是在日光温室中进行,为了高效利用日光温室的有效空间,提高育苗的生产效率,减小成本投入,承载育苗盘的育苗架在育苗过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通过育苗架的使用实现了育苗盘的层叠设置,使日光温室的生产空间得到了充分地利用。但是,由于现行使用的育苗架设计结构还不够完善,使用功能也不够完备,在实际育苗生产中存在诸多问题和缺陷,有的因育苗盘层叠设置导致下层秧苗阳光遮蔽影响生长发育,有的因育苗架结构相对封闭导致育苗盘挪移困难影响生产作业,还有的因设施配套不够完备导致育苗管理机械化程度较低影响环境控制等,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中应用的水稻育苗装置进行改进和完善,优化结构,增强功能,提高育苗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稻立体化育苗装置,优化设计结构,增强使用功能,提高育苗生产效率。
一种水稻立体化育苗装置,包括:结构架体和苗盘托架;所述结构架体为立体化结构框架,垂直方向上具有相互平行分布的水平承载面,形成立体化承载结构,各所述水平承载面分别由至少2条相互平行设置的承载杆所构成,在所述承载杆上安装有沿水平直线设置的滑动滚轮,保持所述滑动滚轮凸出于所对应所述承载杆的上端端面,同一条所述承载杆上安装设置的所述滑动滚轮组合构成滚轮轨道,在各个所述水平承载面两端侧所述承载杆的对应上部分别固定设置有承力限位块,所述承力限位块连接安装在所述结构架体上,与同一水平承载面相对应的2个所述承力限位块设置位置相互对应;所述苗盘托架为矩形盘体,盘体规格分别与所述结构架体上与其相配合的所述水平承载面相互对应,在所述苗盘托架的底端端面上安装有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结构与所述滚轮轨道形成配合,设置数量与相对应所述水平承载面上所述承载杆的设置数量相同、设置相互对应,通过所述轨道槽与所述承载杆上滚轮轨道的对应配合,将所述苗盘托架分别支撑设置在对应的所述水平承载面上,并可导引所述苗盘托架沿所述滚轮轨道从所述结构架体中流畅地拉出或者回送至所述结构架体中,在所述苗盘托架的上端端面上设置有上限位挡块,所述上限位挡块分别固定安装在所述苗盘托架的后端两侧边沿处,分别与连接安装在所述结构架体上的所述承力限位块形成相互对应,通过与所述承力限位块的水平限位配合,限制所述苗盘托架向所述结构架体之外的拉出位移量,同时,在所述苗盘托架从所述结构架体中拉出过程中,所述承力限位块与所述水平承载面的对应配合,可使所述苗盘托架后侧端受到所述承力限位块在垂向上的承力约束,能够防止所述苗盘托架相对所述结构架体产生翻转,使所述苗盘托架始终保持稳定的动态水平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振芹,未经李振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16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