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动感立体绣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2547.2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5985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朱林飞;莫保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新菲林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5C17/00 | 分类号: | D05C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正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08 | 代理人: | 李成龙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感 立体 | ||
本申请涉及绣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感立体绣纱。本申请的动感立体绣纱由刺绣基层和绣花层组成,绣花层包括花朵纱件和绣芯件,绣芯件是由至少一根绣花线穿经刺绣基层和花朵纱件编织而成,使得花朵纱件只有一部分通过绣芯件与刺绣基层固定连接,未连接的部分与刺绣基层完全分离的,绣芯件不会影响花朵纱件未连接部分的形状,同时未连接的部分能够相对刺绣基层灵活摆动,进而使得花朵纱件富有动感,另外由纱网布卷绕成线体状的编织粗线编织成花朵纱件,硬度好,得到花朵纱件立体感更强,美观度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绣纱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动感立体绣纱。
背景技术
目前时装行业里的绣纱制品,大多数是通过将绣花线将花朵以刺绣的方式固定在纱网上,为了使得花朵能够与纱网固定连接,通常将花朵的各个部分都用绣线缝合上,使得花朵紧贴纱网,但是这样会容易导致花朵的形状变形,且花朵不会移动处于“压死状态”,进而使绣纱的美观度降低,不利于时装行业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使用绣线缝合花朵容易导致花朵形状变形且花朵不会移动处于“压死状态”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动感立体绣纱。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动感立体绣纱,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动感立体绣纱,包括刺绣基层和绣花层,所述绣花层包括花朵纱件和绣芯件,所述绣芯件是由至少一根绣花线穿经所述刺绣基层和所述花朵纱件编织而成,所述花朵纱件是由纱网布卷绕成线体状的编织粗线编织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花朵纱件只有一部分通过绣芯件与刺绣基层固定连接,未连接的部分与刺绣基层完全分离的,绣芯件不会影响花朵纱件未连接的部分的形状,同时未连接的部分能够相对刺绣基层灵活摆动,进而使得绣纱富有动感。通常采用绣花线缝制,会明显地看见绣花线的存在,使得绣纱的美观度下降,绣芯件作为绣花层的一部分,不仅仅起到固定花朵纱件和刺绣基层的作用,还可根据花朵纱件的形状设计绣芯件的形状,使得绣花线“隐形”,使整个绣花层的图案更加美观,绣芯件增加花朵纱件与刺绣基层的连接稳定度,同时也提高绣花层的美观度,由纱网布卷绕成线体状的编织粗线编织成花朵纱件,硬度强,得到花朵纱件立体感更强,美观度好。
先将纱网布卷绕成线体状的编织粗线,制作时先在刺绣基层贴合水溶布(或水溶纸) 形成刺绣基材,再使用水溶线,通过绳锈的方式将编织粗线按照花朵的形状缝合在刺绣基材上形成花朵纱件,使得花朵纱件与刺绣基材连接稳定,得到半成品;再将绣花线通过平绣方式(或者其他刺绣方式)穿经刺绣基材和花朵纱件制得绣芯件,绣芯件与刺绣基材连接,再通过水溶处理工艺处理半成品,使得水溶布(或水溶纸)以及水溶线脱落,使得花朵纱件一部分通过绣芯件与刺绣基层连接,另一部分与刺绣基层完全分离,得到动感立体绣纱。在水溶布(或水溶纸)以及水溶线脱落,花朵纱件没有通过绣花线与刺绣基材的部分能够相对刺绣基层灵活摆动,花朵不会处于“压死状态”,进而使得绣纱富有动感,故本申请命名为动感立体绣纱。
刺绣基层较薄而软,刺绣过程刺绣基层容易皱褶,难以将编织粗线按照花朵的形状缝合在刺绣基材上形成花朵纱件,故采用水溶布刺绣基层贴合形成层刺绣基材,增加刺绣基层的厚度,使得刺绣基层硬度增大,以便于支撑编织粗线按照花朵的形状缝合在刺绣基材上形成花朵纱件,水溶布水洗后就不存在,不会影响绣纱的美观度。
可选的,所述花朵包括花心部和花瓣部,所述绣花线穿经所述刺绣基层和所述花心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花心部与刺绣基层通过绣花线固定连接,使花朵纱件与刺绣基层连接更稳定,花朵纱件难以从刺绣基层脱落,同时花瓣部与刺绣基层分离,进一步提高花朵的立体感,花瓣部可相对刺绣基层摆动,从而提高花朵组件的动态感。
可选的,所述纱网布的宽度为10~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新菲林纺织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新菲林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25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