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23496.5 | 申请日: | 2022-03-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63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王梅;高伟;卫占强;乔建明;贺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55/07 | 分类号: | F16L55/07;F17D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陈义 |
地址: | 7190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气 总管 自动 排水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涉及氢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它包括U型管组、第一连接管和直排管,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U型管组和直排管相连通,U型管组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氢气总管相连通,直排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口,通过在直排管的前端增加U型管组和第一连接管,能够将氢气进行有效液封,确保日常运行过程中U型管组内部的液体可完全将氢气密封在总管内,冷凝水能够自动从系统中排出,彻底解决系统内水量波动以及氢气系统压力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实现了系统的自动脱水,在无需人工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压缩机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
背景技术
对于氯碱行业氢气系统的脱水方式,目前大多为氢气总管直接连接一个直排管,并采取人工开关阀门以实现氢气系统的脱水。具体表现为根据氢气管线的现场布置情况,在管线最低点或重要设备、仪表及阀门等管线前从管道下部或侧方开口安装脱水管线及阀门,同时在日常脱水过程需要通过人工不定期打开脱水阀并观察脱水口水量以判断系统内冷凝水情况。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氢气系统内的水量波动较大,若排水不及时会造成氢气系统压力波动,严重时会造成氢气压缩机进口管线液封导致氢气压缩机停止工作,此外,人工成本较高,人员劳动强度大,同时,人工观察往往不够准确,未及时关闭排水阀或排水阀开度较大会使系统内氢气随着冷凝水一同排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包括U型管组、第一连接管和直排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U型管组和所述直排管相连通,所述U型管组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氢气总管相连通,所述直排管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口。
优选地,所述U型管组包括第一直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二直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直管的底部和所述第二直管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直管的顶部与所述氢气总管相连通,所述第二直管的顶部与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一端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二连接管呈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第一直管上设置有手动阀。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的顶部开设有呼吸口。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呈圆弧状。
优选地,所述U型管组与所述第一连接管一体式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直排管一体式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氢气总管自动排水系统包括U型管组、第一连接管和直排管,第一连接管的两端分别与U型管组和直排管相连通,U型管组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与氢气总管相连通,氢气总管产生的冷凝液能够依次流经U型管组、第一连接管和直排管后排出,直排管远离第一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液口,排液口位于地沟的上方,能够将冷凝液直接排出;
通过在直排管的前端增加U型管组和第一连接管,能够将氢气进行有效液封,确保日常运行过程中U型管组内部的液体可完全将氢气密封在总管内,冷凝水能够自动从系统中排出,彻底解决系统内水量波动以及氢气系统压力不稳定等问题,同时实现了系统的自动脱水,在无需人工操作的同时提升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金泰氯碱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234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