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池模组拆卸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4823.7 | 申请日: | 2022-03-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475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伟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B23P19/04;H01M50/289;H01M50/244;H01M10/613;H01M10/6568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旭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6 | 代理人: | 雷莹 |
地址: | 2132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池 模组 拆卸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拆卸工装,用于将电池模组从液冷板上拆卸,所述电池模组拆装工装包括固定座,移动支架及动力部,固定座具有压置于液冷板上的框体,框体的中部具有供电池模组通过的镂空孔;移动支架滑动设于固定座上,且移动支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模组固定部,两模组固定部之间间距可调;动力部与移动支架连接,并可驱动移动支架沿固定座的高度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电池拆卸工装,利用移动支架上的模组固定部将电池模组固定,通过动力部将电池模组沿远离液冷板的方向推动,从而使电池包缓慢的与液冷板分离开来,以此保证电池模组的完整性,降低电池包整包报废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池模组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发生改变,新能源汽车也越来越被广大群众认可和青睐。
并且,动力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动力电池模组作为电动包中最关键的部分,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报废或动力电池更换,需要经进行动力电池拆卸。在动力电池拆卸过程中,不仅要保证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还要开发专用的设备辅助作业人员应对动力电池的拆卸。由于动力电池模组在电池箱/包中排布十分紧密,并且动力电池模组的质量很大,因此没有相应的拆卸装置/装备很难实现高效的电池包拆解工作。那么如何从动力电池包中完好的分离出问题模组、电芯,使动力电池包整包不受影响继续使用,降低终端用户使用维修成本,电池包拆卸将成为一个课题。
通常,电池包的底部设置有液冷板,而液冷板上装配有多个电池模组。电芯模组多是通过导热胶黏贴在下壳体上,很难拆卸,现有技术多为暴力拆解,锤子敲击,錾子翘等,费时费力效率低下,操作不当容易破坏电芯,造成漏液,容易伤人。拆卸中还容易破坏电池包其他结构件,一个电芯问题可能要报废整个电池包,造成大量成本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一种电池模组拆卸工装,以在将电池模组与液冷板分离的过程中保证电池模组的完整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池模组拆卸工装,用于将电池模组从液冷板上拆卸,所述电池模组拆装工装包括固定座,移动支架及动力部,其中,所述固定座具有压置于所述液冷板上的框体,所述框体的中部具有供所述电池模组通过的镂空孔;所述移动支架滑动设于所述固定座上,且所述移动支架包括两个相对布置的模组固定部,两所述模组固定部之间间距可调;所述动力部与所述移动支架连接,并可驱动所述移动支架沿所述固定座的高度方向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移动支架上设有两个相对布置的模组固定架,至少其一所述模组固定架相对于所述移动支架位置可调;两所述模组固定部对应设于两所述模组固定架上。
进一步的,所述模组固定部包括设于所述模组固定架上的卡块。
进一步的,所述卡块为间隔布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导向柱,所述移动支架滑动设于所述导向柱上。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柱沿所述固定座的周向间隔布置的多个。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包括设于所述固定座上的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顶杆顶置于所述移动支架上,并于所述顶杆和所述移动支架之间设有压力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动力部包括螺接于所述移动支架上的丝杠,所述丝杠的一端构成驱动端,另一端抵置在所述固定座上,并于所述丝杠的靠近所述固定座的一端与所述固定座之间设有压力检测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上设有用于将所述框体连接在固定基础上的连接部。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包括设于所述框体四角处的螺纹连接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482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