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8245.4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998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9 |
发明(设计)人: | 李骏飞;李德强;周炜峙;杨磊三;余涛;马少博;梁怿祯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3/04;E03F5/04;E03F7/00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14 | 代理人: | 汪霞 |
地址: | 510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农村 污染 收集 装置 | ||
1.一种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边渠、连接管、格栅及截污管,所述边渠布设于排水片区内并用于收集所述排水片区内的雨水和污水,所述边渠的出水口用于延伸至与河道的排口相连,所述截污管设于所述边渠的旁侧,所述边渠内设有至少一沉砂槽,所述边渠的侧壁位于所述沉砂槽的位置处设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的内顶面与所述沉砂槽的槽顶齐平,所述格栅竖向布设于所述边渠内并位于所述排污口的前侧,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污口和所述截污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格栅设于所述沉砂槽的前侧;所述格栅的栅条宽度为8mm~12mm、相邻两所述栅条之间的间距为8mm~12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污口处还设有第一槽闸,所述第一槽闸用于调节所述排污口的开启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槽的水力停留时间不小于45s,所述沉砂槽内水流速度为0.15m/s~0.3m/s。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槽的槽体深度为400mm~1200mm,所述连接管的管径为200mm~600mm,所述沉砂槽的槽体长度为1m~2m,所述沉砂槽的深度随所述连接管的管径增加而增大、所述沉砂槽的长度随所述沉砂槽的深度增加而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还包括检查井和转输管,所述连接管连接所述排污口和所述检查井的进水口,所述转输管连接所述截污管和所述检查井的排水口,所述转输管接入所述截污管的角度大于或者等于90°。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输管的管径与所述连接管管径相同,所述转输管的管径为200mm~600mm,所述连接管和所述转输管内水流速度均在0.7m3/s~1.5m3/s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查井的排水口处设有第二槽闸,所述第二槽闸用于调节所述检查井的排水口的开启度。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渠内沿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所述沉砂槽,所述排污口设于最靠近所述河道的排口的所述沉砂槽处,且至少最靠近所述河道的排口的所述沉砂槽与其前一所述沉砂槽之间设有所述格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农村面源污染的收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渠内沿长度方向设有两个所述沉砂槽,所述格栅设于两所述沉砂槽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8245.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