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9577.4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369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屈寻清;张彦宽;陈谈谈;屈越;廖家星;谭天文;吴明芬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清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21/00 | 分类号: | F28D21/00;F28F19/01;F28F27/0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在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7271 | 代理人: | 黄波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 空气压缩机 余热 回收 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提供了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该种回收装置设置有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水冷系统包括内筒、外筒、进水管、阀门一、加压水泵、出水管以及储水罐,内筒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有风冷系统的进风口。压缩空气可在水冷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初次冷却。此外,常温水能够获得部分压缩和输送气体产生的热量,以备使用。上述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进入风冷系统后,可在导热片的作用下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实现二次冷却。二次冷却后的压缩空气可承载剩余的热量可通过通风管进入储气罐中储存,该装置中的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能够对第一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压缩和输送气体产生的热进行余热回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余热回收技术领域,具体的来说是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通过高速旋转的叶轮,把原动机的能量传送给气体,使气体压力和速度提高,气体在压缩机内固定元件中将速度能转换为压力能。主要用来压缩和输送气体。然而离心式空气压缩机在压缩和输送气体时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如果直接排放到大气中,将会造成热污染。为此,我们提出了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相结合的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压缩空气可在水冷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初次冷却。此外,常温水能够获得部分压缩和输送气体产生的热量。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进入风冷系统后,可在导热片的作用下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实现二次冷却。此外,该装置能够对第一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压缩和输送气体产生的热进行余热回收。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包括第一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和所述第二空气压缩机的进气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有空气过滤器一和空气过滤器二,所述第一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分别通过管路连接至水冷系统。
优选的,所述水冷系统连接第一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所述水冷系统包括内筒、外筒、进水管、阀门一、加压水泵、出水管以及储水罐。其中,进水管通过阀门一和加压水泵连通有冷却腔,所述冷却腔的一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水罐相连。
优选的,外筒内套接有内筒,所述外筒和内筒两侧之间构成间隙为冷却腔,内筒内设有螺旋片,所述空气压缩机一和空气压缩机二的出气口与内筒的进气端连通,所述内筒的出气端通过管道连通有风冷系统的进风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缩空气可在水冷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初次冷却。此外,常温水能够获得部分压缩和输送气体产生的热量,以备使用。
优选的,所述风冷系统内设有对称的导热片,所述导热片一端伸入风冷系统内,另一端伸出风冷系统,所述风冷系统的出风口通过通风管道与储气罐相连,其中所述通风管道上设有阀门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进入风冷系统后,可在导热片的作用下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从而实现二次冷却。此外,能够对第一空气压缩机和第二空气压缩机压缩和输送气体产生的热进行余热回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种离心式空气压缩机余热回收装置设置有水冷系统和风冷系统,带有热量的压缩空气进入内筒内,由于内筒内设有的螺旋片增大了与压缩空气的接触面积,因而压缩空气可将热量传导至螺旋片的顶端。打开阀门一,常温水通过进水管进入管道后,可在加压水泵的作用下输送至冷却腔,冷却腔与螺旋片接触后,从而能够降低螺旋片的热量。此外,获得热量后的常温水通过冷却腔进入内筒后,可经冷却腔通过出水管进入储水罐保存。因而压缩空气可在水冷系统的作用下,实现初次冷却。此外,常温水能够获得部分压缩和输送气体产生的热量,以备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清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清越节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95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