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整体式电缆热老化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39636.8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393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1 |
发明(设计)人: | 马义生;陈争艳;刘文;马晓燕;朱升华;曾昌作;陶恒娟;陈俊;张孝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市好年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31/00 | 分类号: | G01R31/00;G01R1/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智转慧移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649 | 代理人: | 王伟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整体 电缆 老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整体式电缆热老化箱,包括试验箱体,该试验箱体内设置有加热模块以及温度感应模块,且试验箱体外部设置有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相应与试验箱体内部的温度感应模块以及加热模块相连,试验箱体的上端还通过铰接件安装有密封箱盖,且密封箱盖两侧下端与试验箱体两侧上端还均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半圆筒,且试验箱体上的半圆筒和密封箱盖上的半圆筒位置固定,密封箱盖盖上后,上下的半圆筒对应构成整体圆形筒体结构,上下半圆筒的接触面位置处还均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固定板。本装置真正模拟在电缆工作状态下的热老化试验,并且可以验证在热老化试验时,是否会对电缆内部的供电、信号传输等产生影响,精度更好,模拟环境更逼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生产设备、电缆制备试验等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整体式电缆热老化箱。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电缆热老化试验中,主要测试电缆的抗热老化的能力,以及电缆在抗热老化的状态下电缆的使用情况。
现有技术中的热老化装置多是设置一个热老化箱,直接在箱体内设置加热元器件对箱体内环境进行加热,将电缆切断后通过挂钩等工具固定在热老化箱中,从而进行热老化试验。
例如:授权公告号:CN 212008261 U的专利文件中就公开了“一种电缆检测用热老化试验箱”,该技术方案中就是在箱体内设置可以通入热风的风管,箱体内设置有挂钩用于固定电缆,从而进行热老化试验。
现有的这些技术方案中都是需要将电缆切断后固定在箱体内进行试验的,只能观察电缆外护套的热老化结果,但是无法具体得到热老化对电缆的使用影响,例如,供电、信号传输等;而且电缆本身在工作时,也会产生非常高的热量,这种将电缆切断后悬挂的方式不能正确的匹配电缆在使用时的状态,也导致试验的结果不够精确。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使用方便,可在电缆使用状态下进行热老化试验的整体式电缆热老化箱。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整体式电缆热老化箱;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整体式电缆热老化箱,包括试验箱体,该试验箱体内设置有加热模块以及温度感应模块,且试验箱体外部设置有控制模块,该控制模块相应与试验箱体内部的温度感应模块以及加热模块相连。
所述试验箱体的上端还通过铰接件安装有密封箱盖,且密封箱盖两侧下端与试验箱体两侧上端还均设置有位置对应的半圆筒,且试验箱体上的半圆筒和密封箱盖上的半圆筒位置固定,密封箱盖盖上后,上下的半圆筒对应构成整体圆形筒体结构,并且上下半圆筒的接触面位置处还均设置有向外侧延伸的固定板,且固定板上相应安装有固定件,可将上下半圆筒锁紧固定,且设置在左侧的半圆筒与设置在右侧的半圆筒的位置也是对应的。
当密封箱盖打开后,将电缆放置在试验箱体上端左右侧的半圆筒体,再将密封箱盖盖上,并通过固定件将左右侧的半圆筒体压紧固定,电缆中间部位处则悬空放置在试验箱体内。
进一步地,所述的试验箱体和密封箱盖上还均安装有锁紧件;通过设置的锁紧件可以固定密封箱盖。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箱体内的加热模块设置在箱底位置处,电缆相应悬空放置在加热模块的上方。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的内部还设置有搅流装置;通过设置的搅流装置可以使箱体内部的热量均匀。
进一步地,所述的半圆筒内还设置有弧形的软垫;通过设置的软垫是可以将不同外径大小的电缆压紧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试验箱体上端左右侧均设置有三个间隔均匀的半圆筒,所述密封箱盖下端左右侧也同样设置有三个对应的半圆筒。
进一步地,电缆经由两侧的半圆筒体固定后,两侧分别伸出,并且均对应安装有工作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固定件设置为固定螺栓,所述的固定板上设置有对应的螺栓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市好年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扬州市好年华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396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