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送风系统的便捷式等离子消杀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44108.1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478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忠;杜钬泽;龙权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凯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6 | 分类号: | F24F7/06;F24F7/003;F24F8/192;F24F8/30;F24F13/02;F24F13/32;F24F11/89;F24F11/7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世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8 | 代理人: | 梅伟红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东环街番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送风 系统 便捷 等离子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局部环境空气污染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送风系统的便捷式等离子消杀装置,由等离子管、包覆在等离子管外侧的网状电极、离子底座和控制单元构成;等离子管和网状电极共同组成离子发生器,且通过PVC密封圈连接加固;等离子管的主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顶端为球状密封闭合结构,等离子管内部设有电极且与包覆在等离子管外侧的网状电极构成离子发生器的电场正负极;所述离子发生器通过螺口与离子底座连接,离子底座上设有导电柱,导电柱上设有金属拨片,金属拨片与网状电极之间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采取模块化设计,能够灵活增减离子发生器的装备数量以及调整离子底座的面积大小,以适应不同处理风量和不同大小的安装空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送风系统的便捷式等离子消杀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普通用房空调系统回风口必须设中效过滤器,对含有有害微生物、有害气溶胶等污染物质的如传染病病房排风口需设高效过滤器,发热门诊室排风口应设高效过滤器,洁净用房送风末端设高效或亚高效过滤器。传统空气过滤环节一般采用活性炭或静电式空气过滤器,前者普遍存在寿命短、需要频繁更换炭板以保证过滤效率等问题,后者尽管在去除空气中的颗粒物方面有较好的去除效果但对于有毒气体分子难以起到显著作用,且两者的安装布设均需要大规模改动送风管结构。
随着净化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应用紫外线、光触媒、光氢离子、等离子、植物药业、臭氧等技术的空气净化方法。但根据医院空调系统设计规范,无特殊要求不应在医院空气系统机组内安装紫外线灯等消毒设备,不得使用淋水式空气处理装置,不宜采用风管式加湿器。近年来类似紫外线或光触媒等会产生臭氧的空气净化设施也被环保部门禁止用于工业、公共及民用领域。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一种用于送风系统的便捷式等离子消杀装置,结构简单,尽可能减少对提前设计完成的医院空调系统中送风管的大范围改动前提下,提高空气净化单元对致病微生物和有毒空气分子及颗粒物的处理能力,解决频繁更换耗材的问题,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中满足疫情防控等情况下的空气净化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送风系统的便捷式等离子消杀装置,由等离子管、包覆在等离子管外侧的网状电极、离子底座和控制单元构成;所述等离子管和网状电极共同组成离子发生器,且通过PVC密封圈连接加固;所述等离子管的主体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顶端为球状密封闭合结构,所述等离子管内部设有电极且与包覆在等离子管外侧的网状电极构成离子发生器的电场正负极;所述离子发生器通过螺口与离子底座连接,所述离子底座上设有导电柱,导电柱上设有金属拨片,所述金属拨片与网状电极之间为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控制单元包括电源接口、调节旋钮和控制指示灯。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底座通过螺钉固定在安装环境中的固定基面上。
进一步的,所述等离子管主体采用石英材质。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基面上设有离子发生器孔,离子发生器整体穿过离子发生器孔,一端安装在离子底座上,一端位于固定基面内测与待处理气体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离子底座朝向固定基面一侧面铺设有粘胶密封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凯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凯华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41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IPM散热器自动装配机构
- 下一篇:一种药学试剂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