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线材自动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46140.3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54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夏炜;夏如忠;夏小丽;钟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永发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F1/00 | 分类号: | B21F1/00;B21F11/00;B21F2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戚正云 |
地址: | 314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线材 自动 成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线材自动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工作台,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工作台中心连接,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工作台转动,在旋转工作台的外围间隔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模,所述凹模的进料口位于旋转工作台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在其中一个凹模对应处的机架上设置有进料机构,在其中一个凹模对应处的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凸模,凸模与对应的凹模配合,在其中一个凹模对应处的机架上设置有下料机构。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线材自动成型装置,能有效提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加工效率高,降低劳动力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线材自动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不锈钢制品中经常会用到一些由线材挤压成型的产品。这些产品在加工过程中,都是先将线材切割,然后逐一放入成型模具进行成型,成型后逐一下料。操作过程复杂,需要消耗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加工效率低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线材自动成型装置,能实现自动化加工,提升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线材自动成型装置,包括机架及设置在机架上的旋转工作台,在机架上设置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旋转工作台中心连接,第一电机带动旋转工作台转动,在旋转工作台的外围间隔均匀设置有至少三个凹模,所述凹模的进料口位于旋转工作台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在其中一个凹模对应处的机架上设置有进料机构,在其中一个凹模对应处的机架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上设置有凸模,凸模与对应的凹模配合,在其中一个凹模对应处的机架上设置有下料机构。
上述方案,通过进料机构将线材输送至对应的凹模内,凹模内的线材随着旋转工作台的转动进行转动,至升降机构下方,升降机构上的凸模与凹模配合,将线材冲压成型,成型后的线材随着旋转工作台转动至下料机构处,通过下料机构将成型后的线材取下。上述过程实现自动化作业,极大提升了加工效率,而且降低了劳动力的投入。
所述进料机构包括送料平台、线材卷和输送辊组,在机架上设置有送料平台,所述送料平台与所述凹模的进料口对接,线材卷设置在机架上,在送料平台间隔设置有两组限位桩,每组限位桩为两个,限位桩之间形成送料通道,送料通道与凹模的进料口对接,所述输送辊组设置在两组限位桩之间的机架上,且输送辊组呈上下设置,输送辊组中的下方的输送辊与送料平台齐平;与进料机构相对应的凹模的进料口处的机架上设置有切割机构,所述切割机构用于将线材切割。线材卷设置在机架上,并将线材从两组限位桩之间的送料通道将线材输送至对应的凹模内,而输送辊组可以为线材的输送提供动力,当然所述输送辊组上连接有动力机构,动力机构带动输送辊组转动。由于输送辊组的两个输送辊上下设置,而限位桩左右设置,所以能更好的对线材进行限制,便于其进入凹模内。当线材到达凹模内部后,由切割机构将线材进行切断,所以能实现连续性送料,无需切断后送料,提升效率及自动化程度。
所述切割机构包括设置气缸及设置在气缸伸缩端的切割刀,所述气缸位于旋转工作台上方的机架上,气缸竖直向下设置。气缸的升降带动切割刀对线材进行切割,效率高。
所述升降机构为液压缸,所述凸模设置在液压缸的伸缩端,所述液压缸设置在旋转工作台上方的机架上,液压缸竖直向下设置。
所述下料机构的结构为:在机架上设置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延伸至其中一个凹模的外围,在连接杆上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对应的凹模之间存在间隙,在连接杆下方设置有收纳箱。当成型后的线材所对应的凹模转动至电磁铁相对应位置处,所述电磁铁通电产生吸力,将凹模内的线材从凹模内吸出,并吸附在电磁铁上,然后电磁铁再断电,磁性消失,则所述线材自动掉落至收纳箱中,其下料机构结构简单,运行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所得到的一种线材自动成型装置,能有效提升装置的自动化程度,加工效率高,降低劳动力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永发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嘉兴永发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614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