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材冷却水箱自适应调节口径的密封圈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46492.9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32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刚刚;高聪;王禹;张慰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3208 | 分类号: | F16J15/3208;F16J15/322;F16J15/3268;F16J15/3284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禹小明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管材 冷却 水箱 自适应 调节 口径 密封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管材冷却水箱自适应调节口径的密封圈,涉及塑料管材挤出生产领域,具体包括固定盘、活动密封胶块组件、转动盘、扭力弹簧、固定盖板;固定盘与固定盖板连接;活动密封胶块组件包括若干个活动密封胶块主体;若干个活动密封胶块主体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口径可调的环形结构;活动密封胶块组件设置在固定盘与转动盘之间,且活动密封胶块组件的两侧分别与固定盘、转动盘可滑动连接;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连接,其另一端与固定盖板连接,扭力弹簧在受到管径变大时转动盘施加的扭力形成弹性势能,在管径变小时能释放弹性势能使转动盘转动,进而带动活动密封胶块组件转动,实现调节活动密封胶块组件所形成的口径大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料管材挤出生产领域,具体为一种管材冷却水箱自适应调节口径的密封圈。
背景技术
目前塑料管材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经过挤出机挤出管材胚体,然后进入定径套冷却定径,之后进入真空定型水箱进一步冷却定型。由于大部分管材材料散热慢,所以需要设置多个真空冷却水箱对其进行冷却以保证管材外径的尺寸符合生产要求。真空冷却水箱仓内有一定的真空度,为保证管材在穿过水箱时,水箱内部真空状态不被破坏,需要对两端进行密封。真空冷却水箱一端为定径套,实现尺寸控制,另一端需设置密封圈,密封圈的尺寸与所生产的管材外径匹配,实现水箱内部真空稳定。
然而,在实际生产工艺的流程中,当生产需要改变生产口径时,需要停机更换相对于的密封圈,不利于生产工艺的高效性。当管材在生产过程中突遇故障时,导致管材外径突然变小,与密封圈配合出现间隙,造成破真空,不利于产品稳定和废料控制。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的密封圈不能自适应匹配不同的管材外径,容易导致破真空,不利于产品稳定和废料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管材冷却水箱自适应调节口径的密封圈,利用虹膜机构原理,将密封圈的口径与管材外径关联实现同步变化,当管材外径发生变化时,密封圈口径也随之发生改变,使其具有自适应调节口径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本实用新型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材冷却水箱自适应调节口径的密封圈,包括固定盘、设有口径可调的活动密封胶块组件、转动盘、扭力弹簧和固定盖板。
所述固定盘与所述固定盖板连接,两者不发生相对移动;所述活动密封胶块组件包括若干个活动密封胶块主体;若干个所述的活动密封胶块主体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口径可调的环形结构;所述的活动密封胶块主体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固定盘与所述转动盘之间;所述扭力弹簧的一端与所述转动盘连接,所述扭力弹簧的另一端与所述固定盖板连接。
密封圈的工作原理:当穿过的管材直径变大时,密封胶块组件受到管材径向的力时会发生转动,转动过程中密封胶块组件中心形成的口径会跟随管材直径变大而变大,此时扭力弹簧因受到扭力发生形变,产生弹性势能。当穿过的管材直径变小时,密封胶块形成的口径失去管材外径的支撑力,密封胶块在扭力弹簧释放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发生反转使密封胶块组件口径变小。同时在扭力弹簧的作用下可以保证密封胶块组件形成的口径与管材外径紧密贴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若干个所述的活动密封胶块主体相互拼接,通过滑动所述的活动密封胶块主体远离或靠近环形结构的圆心,实现调节口径的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的活动密封胶块主体为截面是扇形的柱体,其侧面由圆柱面、第一矩形面、第二矩形面围成;所述的第一矩形面、所述的第二矩形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所述的密封胶条设置在第一矩形面;若干个所述的扇形的柱体相互拼接,形成具有口径的环形结构;通过滑动所述的扇形的柱体的远离或靠近环形结构的圆心,实现调节口径的大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限定,所述活动密封胶块主体的第一矩形面设置有凸滑槽;所述的密封胶块主体的第二矩形面设置有凹滑槽;所述其中一块密封胶块主体所设的凸滑槽与其相邻的另一个密封胶块主体所设的凹滑槽相互拼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649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压差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硅渣水作氟吸收补水的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