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恒压力和恒间隙循环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46788.0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68904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正能;高枫洁;杨庆亨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04 | 分类号: | G01R1/04;G01R31/36 |
代理公司: | 南京禾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0 | 代理人: | 张松云 |
地址: | 211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芯恒 压力 间隙 循环 夹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芯恒压力和恒间隙循环夹具,解决了常规工装夹具只能对电芯上下面进行恒力限位,电芯侧面仍会出现膨胀、电芯在受外力较大时,易出现局部变形等问题,其主要技术方案是包括软包电芯以及用于其测试的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对软包电芯上下面压紧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工装还包括对软包电芯侧面压紧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机构相互独立,其包括压紧组件与侧压板,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驱动件、双向螺杆与限位杆,所述驱动件用以转动双向螺杆且为自锁,所述侧压板包括两个且结构与软包电芯侧面对应,所述侧压板一端通过与双向螺杆螺纹配合,另一端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工装底部还包括对应第一限位机构的缓冲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芯测试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芯恒压力和恒间隙循环夹具。
背景技术
储能应用场景的复杂性决定了储能电池技术的多元化发展方向,用于储能的锂离子电池应满足成本低、长寿命、高安全等特性,围绕“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易回收”的总体目标,发展各类储能电池。在电池失效分析研究过程中,电芯膨胀主要是由于前期电解液浸润不良、电池内部膨胀阻抗增大而导致,因此通常在电池循环过程中会给电池带夹具循环,对电池施加一定的应力缓解电池膨胀、抑制电池的膨胀,从而改善电池内部的电解液分布、厚度膨胀和阻抗变化等。锂离子电池在循环的过程中压力会随着充放电的变化而变,充电时压力会增加,放电时压力会减小,随着循环次数的增加锂离子电池的膨胀力也会增加,这样对模组的结构设计也是一个问题。
目前,如公开号为CN209525366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电芯夹具,具有上面板和下面板,定位杆,连接上面板和下面板;夹紧组件,与上面板连接,夹紧组件包括:夹板,设置在上面板和下面板之间;螺钉,与上面板配合;弹簧,第一端与螺钉连接,第二端与夹板连接。
上述夹具虽然解决了固定夹具在电芯固定夹具力循环测试过程中因电芯膨胀导致测试压力成倍增加影响循环性能的问题,但对于电芯未压紧的侧面,仍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膨胀,阻抗会局部增大,且电芯底部仍是刚性直接压紧,易造成电芯表面的局部变形,不利于电芯的整体循环测试。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避免电芯侧面鼓包、电芯表面局部变形的电芯恒压力和恒间隙循环夹具。
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芯恒压力和恒间隙循环夹具,包括软包电芯以及用于其测试的工装,所述工装包括对软包电芯上下面压紧的第一限位机构,所述工装还包括对软包电芯侧面压紧的第二限位机构,所述第二限位机构与第一限位机构相互独立,其包括压紧组件与侧压板,所述压紧组件包括驱动件、双向螺杆与限位杆,所述驱动件用以转动双向螺杆且为自锁,所述侧压板包括两个且结构与软包电芯侧面对应,所述侧压板一端通过与双向螺杆螺纹配合,另一端与限位杆滑动连接,所述工装底部还包括对应第一限位机构的缓冲件。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件包括底槽、下限位板、缓冲柱与缓冲弹簧,所述缓冲柱包括四个且固定于底槽内四角,所述缓冲弹簧包裹在缓冲柱外侧,所述缓冲柱顶部与下限位板底部滑移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限位机构包括定位螺杆、压紧板、上限位板、压紧弹簧与限位柱,所述压紧板通过螺帽固定在定位螺杆上,所述压紧弹簧包裹在限位柱外侧,所述压紧板与限位柱滑移连接,所述压紧弹簧底部与上限位板固定连接,其顶部与压紧板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上限位板与下限位板相对的面上固定有木板。
进一步的,所述底槽顶部两侧设有梯台状的檐口,当所述缓冲弹簧压缩量达到最大时,所述下限位板两侧与檐口紧密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双向螺杆上设有对称且旋向相反的螺纹,所述双向螺杆与限位杆分别通过固定台固定。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为蜗轮蜗杆,所述驱动件包括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兴派能电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4678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渣水作氟吸收补水的系统
- 下一篇:钢结构住宅桁架楼承板的不落地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