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瓶防盗的电动车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51643.X | 申请日: | 2022-03-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747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虞志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无锡力速机车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H5/00 | 分类号: | B62H5/00;B62K19/40;B62J43/20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才标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23 | 代理人: | 张迎召 |
地址: | 214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瓶 防盗 电动车 车架 | ||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防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瓶防盗的电动车车架,包括底座,底座包括底盒,底盒的外圈套设有顶罩,底盒包括底板,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池盒,电池盒内放置有多个蓄电池,电池盒的顶部与顶罩内壁的顶部相贴合,电池盒的外圈与顶罩的内圈相贴合,底盒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底盒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套环,顶罩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套环,顶罩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第一固定套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前支架,第二固定套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后支架,如果想取出电池,必须先将前支架和后支架从底座上拆卸下来,再将顶罩和底盒分开,才能拿出,电瓶拆卸过程复杂,十分费时,配合电瓶车自带的报警功能,可大大提高电瓶的防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动车防盗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电瓶防盗的电动车车架。
背景技术
电动车,即电力驱动车,又名电驱车。电动车分为交流电动车和直流电动车,通常说的电动车是以蓄电池作为能量来源,通过控制器、电机等部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运动,以控制电流大小改变速度的车辆。现有的电动车一般都是采用报警系统进行防盗,但其电瓶拆卸下来十分方便,对于手脚熟练的小偷来说,仅需要很短的时间便可取出电瓶,故防盗效果较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瓶防盗的电动车车架,可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瓶防盗的电动车车架,具有电瓶拆卸过程复杂的优点,以解决上述提出的目前电动车防盗所出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具体如下:
一种电瓶防盗的电动车车架,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包括底盒,所述底盒的外圈套设有顶罩,所述底盒的左侧设置有第一固定套,所述底盒的右侧设置有第一套环,所述顶罩的左侧设置有第二套环,所述顶罩的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套,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前支架,所述前支架的顶部设置有横梁,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内腔贯穿连接有后支架,所述后支架的顶部设置有坐垫。
优选的,所述底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内放置有多个蓄电池,所述电池盒的顶部与顶罩内壁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电池盒的外圈与顶罩的内圈相贴合,所述顶罩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的右侧设置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右侧与底板的左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左侧设置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左侧与顶罩的右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固定套的顶部贯穿第二套环的内腔,所述第一连接杆的顶部与第二套环的底部相贴合。
优选的,所述第二固定套的底部贯穿第一套环的内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与第一套环的顶部相贴合,所述第一套环的左侧与底板的右侧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技术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电瓶防盗的电动车车架,如果想取出电池,必须先将前支架和后支架从底座上拆卸下来,再将顶罩和底盒分开,才能拿出,电瓶拆卸过程复杂,十分费时,配合电瓶车自带的报警功能,可大大提高电瓶的防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底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顶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座;11、底盒;111、底板;112、电池盒;12、顶罩;2、第一固定套;21、第一连接杆;3、第一套环;4、第二套环;5、第二固定套;51、第二连接杆;6、前支架;7、横梁;8、后支架;9、坐垫;1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无锡力速机车工业有限公司,未经无锡力速机车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164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