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质炭制备装置的出料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56960.0 | 申请日: | 2022-04-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378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曲广义;沈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长三角聚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53/02 | 分类号: | C10B53/02;C10B33/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云睿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4 | 代理人: | 杨淑芳 |
地址: | 311121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制备 装置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炭制备装置的出料机构,包括生物传输管和若干传输管支架,所述生物传输管固定在传输管支架上方,所述生物传输管包括第一生物传输管和第二生物传输管,所述第一生物传输管和第二生物传输管都包括有电机、输送管体、螺杆送料轴和固定盖,所述第一生物传输管横向设置,所述第二生物传输管斜向设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生物传输管分为两段,为第一生物传输管和第二生物传输管,并且第二生物传输管斜向安放,通过多段和斜向安装增加了输送距离起到降温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质炭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炭制备装置的出料机构。
背景技术
在全球资源日益匮乏,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利用废弃生物质制备成具有高附加值的生物质炭材料,不仅避免了废弃生物质可能引起的环境污染问题,提高了碳固存,还实现了废弃资源的绿色循环,是一种变废为宝的优选途径。
生物质炭化是生物质资源化利用的新兴技术,生物质炭生产设备不够先进及工艺参数控制精度低已成为制约我国生物质炭产业发展的瓶颈。随着国家对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关注的不断升温,生物质炭化产业必将快速发展,研发系统集成度和自动化程度高的炭化设备,提高热解气能源利用效率,设计并配套相应的环保设施,将是今后炭化产业的发展方向。
生物质炭化后产生的生物炭需要进行传输,所以需要一种传输装置来对生物炭进行传输并在传输过程中有着降温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生物质炭制备装置的出料机构,可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生物质炭制备装置的出料机构,一种生物质炭制备装置的出料机构,包括生物传输管和若干传输管支架,所述生物传输管固定在传输管支架上方,所述生物传输管包括第一生物传输管和第二生物传输管,所述第一生物传输管和第二生物传输管通过法兰盘和螺栓连接在一起。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生物传输管和第二生物传输管都包括有电机、输送管体、螺杆送料轴和固定盖,所述螺杆送料轴位于输送管体中且一端与电机连接,另一端与固定盖连接,所述电机和固定盖分别固定在输送管体两端。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生物传输管的输送管体顶部设置有若干进料口,所述进料口设置有法兰盘。
作为优选,所述第二生物传输管的输送管体在靠近电机的一端下方设置有出料口。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生物传输管横向设置,所述第二生物传输管斜向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将生物传输管设置有多个进料口,相比单口而言多口收集的生物炭更多,并将生物传输管分为两段,为第一生物传输管和第二生物传输管,并且第二生物传输管斜向安放,通过多段和斜向安装增加了输送距离起到降温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生物传输管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第二生物传输管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
图中:1—生物传输管、2—传输管支架、3—第一生物传输管、4—第二生物传输管、5—法兰盘、6—电机、7—输送管体、8—螺杆送料轴、9—固定盖、10—进料口、11—出料口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优点将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长三角聚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长三角聚农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5696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带废气处理的炭化机构
- 下一篇:无钻机自平衡回转振动耦合碎岩钻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