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可动结构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2039.7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895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4 |
发明(设计)人: | 马赟;张广;张锦程;李泽阳;程一琛;万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R13/44 | 分类号: | H01R13/44;H01R13/52;H01R13/639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邬晓楠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结构 触电 安全 防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可动结构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属于触电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插座的防触电保护。本发实用新型包括外底板,外侧板,顶板组成外层保护部;包括内底板和内侧板组成内部升降部,通过侧板的翻转带动内底板升降,第一步直接将插头插入装置,第二步间接将插头插入插座中,实现了防触电保护。本实用新型能够避免误触导致的触电安全问题,而且制作简易,操作简便,稳定性好。有利于在必要的潮湿环境中使用,保证了生产生活安全性,有利于插头的机械固定,提高了稳定性。在日常生活触电安全防护中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可动结构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属于插座领域。
背景技术
电源是我们生活中最常用的能源形式。电源的接受通常通过插座和插头的配合实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广泛。
触电安全问题一直都是电源使用的难题,因为操作的误触,插头不稳定松动甚至脱落,不仅影响了人们的使用效率,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基于可动结构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运用可动结构间接地实现插座插拔使用,提高了用电安全性和稳定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是为了解决生活中普通插座插拔中无法保证完全隔离与插头的接触,导致发生触电安全问题,以及使用中出现松动脱落等问题,故提供了一种基于可动结构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基于可动结构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用于安装于插座,所述触电安全防护装置包括底部边框、内底板、外侧板及内侧板;所述内侧板的顶边转动连接至所述外侧板的顶边,所述内侧板的底边转动连接至所述内底板,所述外侧板的底边转动连接至所述底部边框;所述内底板包括插孔,所述内底板间隔设置于所述底部边框;所述外侧板向内转动时,所述内底板向所述底部边框靠拢并抵接于插座面;所述外侧板向外转动时,所述内底板远离所述底部边框并使插头远离插座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部边框为圆形边框;或者,所述底部边框为多边形边框。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底部边框为正方形,所述外侧板为4个结构相同的第一等腰梯形板,所述第一等腰梯形板的底边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底部边框的边长。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内侧板为4个结构相同的第二等腰梯形板,所述第二等腰梯形的底边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等腰梯形板的顶边长度。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触电安全防护装置还包括固定连接至所述外侧板的防护板,所述外侧板向内转动时,所述防护板相互靠拢。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护板包括设置于中心的插头槽,所述插头槽为圆形。
本实用新型制作简易,成本低,更有以下有益效果:
1.能够避免用电中人手和插头的接触,实现物理上的绝缘;
2.全封闭结构,避免人体直接误触和导体间接误触,对必要的潮湿环境用电等存在重要意义。
3.在抗拉材料作用下,防止插头松动,甚至脱落,提高了用电可靠性和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闭合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闭合的轴测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的闭合后视轴测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展开的正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展开的侧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触电安全防护装置展开的轴测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20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精密空调管道、精密空调的室外机以及精密空调
- 下一篇:管体甩干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