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水清洗的柔性保护工装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65490.4 | 申请日: | 2022-04-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69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王晨;丁益隆;何云飞;丁诗炳;李德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08B13/00 | 分类号: | B08B13/00;B08B3/02;B08B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和跃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9 | 代理人: | 杨慧 |
地址: | 2002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型 印制 电路板 组件 清洗 柔性 保护 工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水清洗的柔性保护工装,由正面2块网状柔性材料(1)、反面1块网状柔性材料(1)四周缝纫而成,并于正面中央形成用于取放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的开口(2);网状柔性材料(1)设有若干个扣眼(3),使用金属别针根据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大小贯穿正、反面网状柔性材料(1)上的扣眼(3),锁定别针后柔性保护工装内部分割出数个独立小的空间供装入小型印制板电路板组件。本发明能够防止在机械水清洗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时因清洗液流导致项目碰撞造成印制电路板组件损坏,能够柔性保护印制电路板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水清洗的柔性保护工装,在机械水清洗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过程中,防止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相互碰撞造成损坏。
背景技术
航空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组件向微型化、高度集成化方向发展,元器件尺寸变小、元器件布局越发密集。为确保航空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组件表面清洁度达到IPC、GJB等相关规范相应要求,有利于需要三防涂覆的印制电路板组件的三防漆涂覆质量,必须对印制电路板组件进行充分的清洗。通常航空电子产品印制电路板组件水清洗设备分为离线式与在线式两种,其中以离线式印制电路板组件水清洗设备为主。
通常航空电子产品的印制板组件尺寸为5~50cm×10~50cm之间,这类印制电路板组件可以利用自身重量稳定置于清洗托架、清洗篮或清洗设备自带隔板等结构上,在清洗时不会因喷射的清洗液流造成震动、晃动等引起印制电路板组件相互摩擦,不会发生绿油脱落、元器件损伤或表面物理划伤等。
但航空电子产品的印制电路板组件除了以上尺寸之外,还有相当数量的印制电路板组件尺寸在5cm×10cm以下,还有一些接口板、起到连接功能的柔性印制板等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需要清洗,这类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通常都无法在清洗托架、清洗篮或清洗设备自带隔板等结构上稳定放置,在清洗过程中受喷射的清洗液流影响相互撞击、摩擦,最终造成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发生损坏,影响电气连接、焊接可靠性等。由于航空电子产品的印制电路板组件尺寸独立、难以统一特性设计通用清洗保护工装,市面上也无法找到满足水清洗需求的的保护工装使用,导致这类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在清洗中经常发生损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一种用于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水清洗的柔性保护工装,能够防止在机械水清洗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时因清洗液流导致项目碰撞造成印制电路板组件损坏,能够柔性保护印制电路板组件。该工装制作工艺简单,能适应印制电路板组件尺寸在5cm×10cm以下、一些接口板、起到连接功能的柔性印制板等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该工装不会与清洗液发生化学反应,不会污染清洗液本体,不易发生物理或化学改变,经久耐用;该工装能方便调节,适应不同尺寸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能够对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在水清洗过程中起到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水清洗的柔性保护工装,由正面2块网状柔性材料1、反面1块网状柔性材料1四周缝纫而成,并于正面中央形成用于取放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的开口2;网状柔性材料1设有若干个扣眼3,使用金属别针根据小型印制电路板组件大小贯穿正、反面网状柔性材料1上的扣眼3,锁定别针后柔性保护工装内部分割出数个独立小的空间供装入小型印制板电路板组件。
优选地,网状柔性材料1是由聚丙烯、高密度聚乙烯、低密度聚乙烯、聚酰胺、聚苯乙烯、聚芳醚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单层或多层编织而成。
优选地,网状柔性材料1的网孔尺寸在1.0mm~10.0mm之间。
优选地,柔性保护工装的尺寸长500mm±50mm、宽210mm±21mm。
优选地,扣眼的孔径为Ф2.0mm~3.5mm,相邻两个扣眼之间能够用金属别针形成7cm×10cm、10cm×10cm的空间。
优选地,在柔性保护工装的四个角缝纫出固定绑带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未经中国航空无线电电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6549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