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利用率高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3872.1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4456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9 |
发明(设计)人: | 何志阳;刘辉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科恒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30 | 分类号: | B29C33/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率 模具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利用率高的模具,其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开设有注液口,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导液槽,所述注液口内设置有与所述导液槽相连通的导流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成型腔,所述导液槽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成型腔内的成型具,所述成型具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模具上。本申请具有提高模具利用率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模具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利用率高的模具。
背景技术
模具,工业生产上用以注塑、吹塑、挤出、压铸或锻压成型、冶炼、冲压等方法得到所需产品的各种模子和工具。 简而言之,模具是用来制作成型物品的工具,这种工具由各种零件构成,不同的模具由不同的零件构成。它主要通过所成型材料物理状态的改变来实现物品外形的加工。素有“工业之母”的称号。
现有的模具一般包括上模和下模,在上模和下模的相对面上开设有成型槽,当上模和下模贴合在一起时,两个成型槽合围形成成型腔。
但是,由于上模和下模上的成型槽的样式是固定的,导致上模和下模只能生产对应的产品,若要生产其他产品,则需要另外开模,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一个模具能够生产多种产品,本申请提供一种利用率高的模具。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利用率高的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率高的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上模开设有注液口,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导液槽,所述注液口内设置有与所述导液槽相连通的导流管,所述上模的下表面设置成型腔,所述导液槽远离导流管的一端与所述成型腔相连通,所述下模的上表面设置有位于成型腔内的成型具,所述成型具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模具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生产不同产品的时候,将成型具从下模拆卸下来,然后更换上对应的成型具,再将上模和下模进行合模,使得模具能够生产出不同的产品,从而避免上模和下模空置,提高模具的利用率。
可选的,所述导液槽包括引液槽和缓冲槽,所述引液槽与所述缓冲槽相连通,所述缓冲槽内设置有缓冲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液体先进入引液槽,然后顺着引液槽进入缓冲槽内,在缓冲块的作用下,液体的流速降低,使得液体稳定的进入成型腔内,保证产品的成型质量。
可选的,若干所述引液槽连通处安装有分流块,所述分流块位于导流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分流块的设置,保证液体能够均匀的流向引液槽内,从而使得生产出产品的质量得到保证。
可选的,所述分流块可拆卸安装在所述下模具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根据生产需要对分离块进行更换,以控制导流管与导液槽的连通数量,从而控制单个模具生产出产品的质量。
可选的,所述成型具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下模的上表面开设有与对应通孔相连通的螺纹孔,所述螺纹孔内转动安装有穿过通孔的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成型具进行更换时,转动螺栓,使得螺栓从通孔内脱离,即可将成型具和下模上拆卸下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可选的,所述导流管的外周壁设置有环形槽,所述注液口内设置有嵌合在所述环形槽内的环形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槽的设置,能够使得导流管能够更加紧密的卡接在注液口内,从而避免导流管从注液口内脱离。
可选的,所述下模具的上表面开设有若干限位槽,所述上模具的下表面设置有嵌合在对应限位槽内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槽和限位块的设置,限定了上模和下模之间的配合关系,从而保证上模和下模之间能够准确的连接在一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科恒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科恒达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3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瓶口切割用辅助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七轴伺服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