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智能多旋翼升降式主动雷电预警防护接闪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4935.5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778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11 |
发明(设计)人: | 金凯;王金仕;金超;杜海波;张轶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宇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5/02 | 分类号: | B64D45/02 |
代理公司: | 昆明盈正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8 | 代理人: | 李岿 |
地址: | 519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多旋翼 升降 主动 雷电 预警 防护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智能多旋翼升降式主动雷电预警防护接闪系统。本实用新型的接闪系统包括多旋翼空中自动稳定系统、大气电场监测系统、中央控制系统、飞行器供电储能系统和飞行器起降回收控制机构;多旋翼空中自动稳定系统包括多旋翼飞行器,以及安装于多旋翼飞行器上的自放电接闪针头。该防护接闪系统通过多旋翼飞行器升空至设定的接闪高度并牵拉柔性导电引下线,使自放电接闪针头与云层的雷云接闪,通过柔性导电引下线把雷电流导入接地装置,泄放到大地。本实用新型减少和消除雷雨云团对地面建筑物、人员、设备、设施等的放电,减少直击雷的雷击灾害,达到主动防雷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雷电防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全智能多旋翼升降式主动雷电预警防护接闪系统。
背景技术
雷电是大自然的主要灾害之一,雷击灾害给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带来惨重的灾难,造成巨大损失,由于我们要保护的建构筑物,大型设备,人员密集场所的特殊性,建构筑物面积过大,高度过高,传统架设固定避雷塔投资过大,传统避雷针高度有限,保护范围小,落雷不准确,侧击和绕击多,不能有效保护,还因条件限制不适宜架设固定式防雷装置的情况(如风力发电机组等)。
如何在雷雨云形成时,减少和消除雷雨云团对地面特殊建筑物、人员、设备和设施等的放电,来减少直击雷的雷击灾害,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全智能多旋翼升降式主动雷电预警防护接闪系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性能安全可靠的激光电离智能雷电人工干预装置,解决了上述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用新型的:一种全智能多旋翼升降式主动雷电预警防护接闪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旋翼空中自动稳定系统、大气电场监测系统、中央控制系统、飞行器供电储能系统和飞行器起降回收控制机构;所述多旋翼空中自动稳定系统包括多旋翼飞行器,以及安装于多旋翼飞行器上的自放电接闪针头和视频监测器、连接所述自放电接闪针头的柔性导电引下线、连接所述导电引下线的接地装置;所述全智能多旋翼升降式主动雷电预警防护接闪系统通过多旋翼飞行器升空至设定的接闪高度并牵拉柔性导电引下线,使自放电接闪针头与云层的雷云接闪,通过所述柔性导电引下线把雷电流导入接地装置,泄放到大地。
所述多旋翼飞行器包括设置在机臂下方的起落架,所述机臂两端分别设置有螺旋桨和电机;所述多旋翼飞行器机体中部还依次设有遥控接收器、自驾仪、 GPS接收器和控制器。
所述飞行器起降回收控制机构包括用于起降无人机等飞行器的降落平台,用于启闭降落平台的自动仓门,控制线卷绕回收的引下线自动回收电机绞以及雷电引下线接地体,所述柔性导电引下线卷绕在飞行器起降回收控制机构内部。
所述飞行器起降回收控制机构为防水箱体结构,内部还设置有多点定位信号发射系统。
所述柔性导电引下线为单根设置,其由外至内,依次包括雷电引下线、绝缘层、防干扰屏蔽层和飞行器供电线路。
所述柔性导电引下线为多根设置,包括雷电引下线和飞行器供电线路。
所述接地装置呈网格状或射线状结构。
所述自放电接闪针头下方连接有电离球,所述电离球内部中空,其外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内嵌入活性金属。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宇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宇恬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49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蓄电池隔板成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铰链结构、卧式冷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