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磷酸净化脱砷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78825.6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165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吴邦文;田仁道;杨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J19/00 | 分类号: | B01J19/00;C01B25/238;C01B25/46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52106 | 代理人: | 王蕊 |
地址: | 5505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磷酸 净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磷酸净化脱砷装置,包括脱砷反应槽、尾气洗涤系统、尾气烟囱、预处理过滤系统、萃取系统、精密过滤系统。其中,脱砷反应槽包括磷酸进口、硫化钠进口、尾气出口、尾洗液进口、脱砷反应槽磷酸出口,尾气洗涤系统包括洗涤尾气进口、尾洗液出口、洗涤尾气出口、氢氧化钠溶液进口,尾气烟囱设有烟囱尾气进口,预处理过滤系统包括预处理过滤混酸进口、预处理过滤渣排口、预处理过滤清酸出口,萃取系统包括萃取磷酸进口、萃取剂进口、负载溶剂出口、萃余酸出口,精密过滤系统包括壳体、滤芯和滤芯隔板,所述过滤隔板将壳体分为过滤初液室、过滤清液室;过滤滤芯安装在隔板上。采用本实用新型可以有效减少硫化氢泄漏风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磷酸净化,具体是一种磷酸净化脱砷装置。
背景技术
溶剂萃取法是湿法磷酸净化的主流工艺,肥料级磷酸通过萃取净化,可生产食品级磷酸。食品级磷酸对砷的含量有极其严格的要求,当前国家标准(GB1886.304-2020)要求食品级磷酸中砷含量要低于0.5ppm。
当前脱砷技术是在湿法磷酸净化预处理工序在磷酸中加入过量的硫化钠,硫化钠与磷酸反应生成硫化氢与磷酸中的砷反应,反应物与预处理脱硫脱氟渣生产共沉淀,通过过滤分离后清酸进入萃取净化工序,萃取后的负载溶剂再一次加入硫化钠进行精脱砷。这种工艺因涉及在预处理工序及萃取净化工序两段加入硫化钠,硫化氢泄漏风险增大,安全管控难度增加,另一方面,即使采取两段加入,实际生产中每年总有几个时间段的食品酸砷指标不合符食级磷酸标准,只能降级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磷酸净化脱砷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磷酸净化脱砷装置,包括脱砷反应槽、尾气洗涤系统、尾气烟囱、预处理过滤系统、萃取系统、精密过滤系统。
其中,所述脱砷反应槽包括磷酸进口、硫化钠进口、尾气出口、尾洗液进口、脱砷反应槽磷酸出口;
所述尾气洗涤系统包括洗涤尾气进口、尾洗液出口、洗涤尾气出口、氢氧化钠溶液进口;
所述尾气烟囱设有烟囱尾气进口;
所述预处理过滤系统包括预处理过滤混酸进口、预处理过滤渣排口、预处理过滤清酸出口;
所述萃取系统包括萃取磷酸进口、萃取剂进口、负载溶剂出口、萃余酸出口;
所述精密过滤系统包括壳体、滤芯和滤芯隔板,所述过滤隔板将壳体分为过滤初液室、过滤清液室;过滤初液室设有过滤初液进口、精密过滤排渣口,过滤清液室设有精密过滤清液出口,过滤滤芯安装在隔板上,其中,滤芯的滤孔孔径在0.1um-0.8um。
脱砷反应槽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尾气洗涤系统尾气进口连接,尾气洗涤系统尾洗液出口通过设泵的管道与脱砷反应槽尾洗液进口连接,洗涤尾气出口通过管道与烟囱尾气进口连接,脱砷反应槽磷酸出口通过设泵的管道与预处理过滤混酸进口连接,预处理过滤清酸出口通过设泵的管道与萃取系统的萃取磷酸进口连接,萃取系统的负载溶剂出口通过设泵的管道与精密过滤系统的过滤初液进口。
本实用新型装置的原理是:工作时从脱硫脱氟反应槽来的磷酸进入脱砷反应槽磷酸进口,与从硫化钠进口来的硫化钠反应生产硫化氢气体,硫化氢与磷酸中的砷酸反应生产硫化砷,硫化砷附集磷酸脱硫脱氟渣上形成共沉淀,反应料浆从磷酸出口出来进入预处理过滤系统混酸进口;
在脱砷反应槽中生成多余的硫化氢尾气进入尾气洗涤系统尾气进口,尾气中的硫化氢通过氢氧化钠洗涤吸收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尾气从尾气洗涤系统尾气出口排到尾气烟囱,氢氧化钠吸收硫化氢后又生成硫化钠变成尾洗液,尾洗液从尾洗液出口排到脱砷反应槽尾洗液进口作为硫化钠的补充;
在预处理过滤系统反应料浆从过滤系统混酸进口进入后,通过预处理过滤系统进行过滤,滤液从清酸出口出来进入萃取系统括磷酸进口,绝大部分的砷渣附在脱硫脱氟渣中从预处理过滤系统排渣口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瓮福(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7882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