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扶正铣锥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81972.9 | 申请日: | 2022-04-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17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兴;何善斌;王宏伟;王海峰;柴国臣;隋明祥;余建军;雷阳;李鹏刚;李小弟;杨锋乾;杨丽丽;吴华栋;柳瑛;张正太;张小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29/00 | 分类号: | E21B29/00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崔方方 |
地址: | 100007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扶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扶正铣锥,包括上接头、棱形扶正套、下接头、铣锥本体、切削体和中心管;所述棱形扶正套的外周均匀设置有轴向的凸起,棱形扶正套套设在中心管上;所述上接头、中心管和下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接头与钻杆连接,下接头与铣锥本体连接,切削体均匀覆盖在铣锥本体上,通过棱形扶正套上的凸起,使自扶正铣锥设置在套管中工作时,中心管转动,棱形扶正套上的凸起与套管直接接触,使棱形扶正套与套管相对静止,能够通过棱形扶正套外周的凸起,避免铣锥本体及切削体与套管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在大斜度段和水平段中磨铣部件与套管的摩擦,减小了对套管的磨损,有效避免了井下作业事故的发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钻井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自扶正铣锥。
背景技术
在油田井下作业方面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水平井是使用钻杆磨钻施工,会受到井眼轨迹和重力的影响,在大斜度段和水平段时,磨铣工具紧靠套管壁,磨铣工具在旋转过程中与套管长时间摩擦,会造成套管的磨损,严重时会导致套管的破损,可能会导致井下作业事故的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提供一种自扶正铣锥。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自扶正铣锥,包括上接头、棱形扶正套、下接头、铣锥本体、切削体和中心管;
所述棱形扶正套的外周均匀设置有轴向的凸起,棱形扶正套套设在中心管上;
所述上接头、中心管和下接头为一体式结构,所述上接头与钻杆连接,下接头与铣锥本体连接,切削体均匀覆盖在铣锥本体上。
所述上接头与棱形扶正套之间和棱形扶正套与下接头之间分别设置有隔环,用于阻隔棱形扶正套与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的摩擦。
所述上接头通过NC31型母扣连接钻杆。
所述下接头通过NC31型公扣连接铣锥本体。
所述棱形扶正套的外径尺寸是95-118mm。
所述切削体的直径等于棱形扶正套的外径。
所述棱形扶正套的外周还均匀设置有轴向的水槽,所述水槽与凸起间隔设置。
所述切削体为耐磨材料制成,用于磨铣井下的堵塞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在棱形扶正套的外周均匀设置轴向凸起,使自扶正铣锥设置在套管中工作时,中心管转动,棱形扶正套上的凸起与套管直接接触,使棱形扶正套与套管相对静止,能够通过棱形扶正套外周的凸起,避免铣锥本体及切削体与套管的直接接触,从而降低了在大斜度段和水平段中磨铣部件与套管的摩擦,减小了对套管的磨损,有效避免了井下作业事故的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棱形扶正套的俯视图。
其中:1-上接头;2-隔环;3-棱形扶正套;4-下接头;5-铣锥本体;6-切削体;7-中心管;8-间隔圆弧;9-水槽;10-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8197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灵敏度温度传感器
- 下一篇:副车架防撞梁组件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