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医用神经肌肉刺激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84679.8 | 申请日: | 2022-04-0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11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孟荣华;王双;毕方成;高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N1/36 | 分类号: | A61N1/36;G09F9/00 |
代理公司: | 深圳泛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867 | 代理人: | 邓爱军 |
地址: | 250000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大正路1***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神经 肌肉 刺激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医用神经肌肉刺激器,包括底座、翻转板、显示屏和控制按键,翻转板与底座转动连接,显示屏和控制按键均固定安装在翻转板的前壁面,翻转板的壁面设置遮挡机构,遮挡机构包括挡板、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侧滑块、移动槽和永磁体,第一导向板与翻转板转动连接,设置遮挡机构,在需要漏出显示屏观看时,通过拉动挡板带动侧滑块在第一导向板侧壁的移动槽内滑动,挡板运动至与显示屏错位,将显示屏漏出,而在存放时,通过挡板将翻转板遮挡,配合两个永磁体异性磁极的吸引,第一导向板保持与翻转板前壁面贴合将显示屏遮挡,减少显示屏落灰的同时,便于将显示屏遮挡保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用神经肌肉刺激器。
背景技术
经检索现有技术公开了多功能脑电仿生电治疗仪(CN201220092520.6),涉及医用治疗仪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脑功能障碍治疗仪的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在推车式绝缘机壳的上端面依次布置LCD液晶触摸屏、两个电疗输出插座、振动输出插座,推车式绝缘机壳中部的抽板上依次布置脉冲变压器和主板,主板通过排线与液晶触摸屏连接;电疗输出插座和振动输出插座均与主板连接;两个电疗输出插座上分别插置用于两种治疗方式的应用电极对,振动输出插座上插置振动端子。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既可克服颅骨屏障,无创伤进入脑实体,刺激小脑顶核,显著改善脑神经传导,又能对肢体肌肉及神经点进行电刺激,以改善和恢复肌肉神经的传导功能,延缓肌肉萎缩,同时辅以振动按摩,促进脑功能恢复的目的
但是经本发明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现有技术中的显示屏处于裸露状态,不仅容易落灰还容易意外磕碰。
为此,我们提出医用神经肌肉刺激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医用神经肌肉刺激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医用神经肌肉刺激器,包括底座、翻转板、显示屏和控制按键,所述翻转板与底座转动连接,显示屏和控制按键均固定安装在翻转板的前壁面,所述翻转板的壁面设置遮挡机构,所述遮挡机构包括挡板、第一导向板、第二导向板、侧滑块、移动槽和永磁体,所述第一导向板与翻转板转动连接,第二导向板与翻转板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板的侧壁开设移动槽,所述侧滑块与移动槽滑动连接且侧滑块与挡板固定连接,永磁体与翻转板前壁面固定连接,挡板的后壁面固定连接相同的永磁体。
进一步,所述所述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均为长方体杆,第一导向板与翻转板的前壁面转动连接,第二导向板与翻转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槽开设于第一导向板的右侧壁面。
进一步,所述移动槽的水平截面呈半圆形,侧滑块与移动槽适配,侧滑块的截面与挡板的左侧壁面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板的右侧壁面开设相同的移动槽,挡板后壁面的永磁体和翻转板前壁面的永磁体磁极相反设置。
进一步,所述遮挡机构还包括基座、存储箱、转轴和推动板,所述存储箱与基座固定连接,转轴与存储箱转动连额吉,推动板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的端面与底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基座为矩形板,存储箱内嵌于基座顶面且存储箱与基座齐平,基座位于底座下方,转轴的下端面与存储箱转动连接,转轴的上端面与底座的底面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存储箱为封闭的空心圆筒,转轴为圆柱体,转轴贯穿存储箱的顶面,所述推动板位于存储箱内,推动板的水平截面呈梯形,转轴的圆周面等距设置四个相同的推动板,转轴的上端面与存储箱顶面齐平。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医用神经肌肉刺激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未经太平洋康泰科学仪器(济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8467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