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793464.2 | 申请日: | 2022-04-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86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罗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24 | 分类号: | A61B1/24;A61C19/00;A61C1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陈晨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沈海***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吸唾 功能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包括梯块型的咬合垫、口内吸唾软管和口外连接管,咬合垫内设有管道,管道的第一端位于咬合垫的朝向口内的一侧且靠近咬合垫的短底边,管道的第二端位于咬合垫的长底边中部,口内吸唾软管的第一端为封闭设计,口内吸唾软管的第二端为开口设计,口内吸唾软管的靠近封端的周侧设有均布的吸唾孔,口内吸唾软管的第二端与管道的第一端连接,口外连接管的两端均为开口设计,口外连接管的一端与管道的第二端连接。将口内支撑器和吸唾器合二为一,使用该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时,不需要额外从口部放入吸唾器到口腔中,可以减少进入口腔的器具数量,便于医师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
背景技术
口腔诊疗过程中,口腔分泌的唾液、治疗中器械带入的冷却水、患者的血液给口腔治疗区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湿性干扰和污染,需要及时排出这些液体,吸唾器是排出这类液体必不可少的器具;同时,患者口腔受器械刺激,上、下牙列反射性咬合并拢,或因颞下颌关节疾病致上、下牙列开口度过小,导致医师视野范围狭小,需用口内支撑器(开口器、咬合垫等)将患者的上、下牙列撑开,以便于医师观察及操作。因此,口腔治疗过程中多数情况下会同时使用口内支撑器和吸唾器,此外还会有其它诊疗器具。然而受限于口腔的大小,多种器具同时进入口腔对医师的操作造成干扰,亟需一种更佳的操作方法或更优的装置来解决多器具同时进入口腔给医师带来的不便操作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包括梯块型的咬合垫、口内吸唾软管和口外连接管,所述咬合垫内设有管道,所述管道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咬合垫的朝向口内的一侧且靠近所述咬合垫的短底边,所述管道的第二端位于所述咬合垫的长底边中部,所述口内吸唾软管的第一端为封闭设计,所述口内吸唾软管的第二端为开口设计,所述口内吸唾软管的靠近封端的周侧设有均布的吸唾孔,所述口内吸唾软管的第二端与所述管道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口外连接管的两端均为开口设计,所述口外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管道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口内吸唾软管的材质为软橡胶。
进一步地,所述口内吸唾软管的第一端为球头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口内吸唾软管的外层包裹有柔性亲肤层。
进一步地,所述口外连接管的材质为工程塑料。
进一步地,在所述口外连接管的管壁内穿设有金属丝,或者在所述口外连接管的内壁设有不锈金属层。
进一步地,所述咬合垫的两腰部均设有供牙齿咬入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咬合垫的长底边设有手持部,且所述手持部靠近朝向脸颊的一侧。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使用时,患者的牙齿咬入凹槽,口外连接管的第二端与牙椅的负压接头相连,在抽吸力的作用下,口内的液体经吸唾孔进入到口内吸唾软管,然后依次通过口内吸唾软管-管道-口外连接管-负压接头,从而及时将口内液体排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将口内支撑器和吸唾器合二为一,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吸唾功能的开口器时,不需要额外从口部放入吸唾器到口腔中,可以减少进入口腔的器具数量(现有技术中既需要口内支撑器,又需要吸唾器,且两者均需要从张开的口部进入口腔),便于医师操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申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厦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79346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