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溢注灰阀及防溢注灰管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08317.8 | 申请日: | 2022-04-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76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2 |
发明(设计)人: | 宋保建;秦世群;黄逊;孙璐;吕谋;杨俊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 |
主分类号: | E21B34/08 | 分类号: | E21B34/08;E21B33/13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郑英飞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溢注灰阀 防溢注灰 管柱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封堵井眼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下部地层的防溢注灰阀及防溢注灰管柱,防溢注灰阀包括用于与油管相连的上接头,还包括设于上接头下端的阀体以及设于阀体下端的下接头,下接头用于连接下方的油管,下接头用于通过井底与油套环空相连,阀体中并行布置有上下贯通阀体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均与上接头以及下接头连通,第一通道内设有第一单向阀结构,第一单向阀结构用于控制液体自上向下的单向导通;第二通道内设有第二单向阀结构,第二单向阀结构用于实现液体自下向上的单向导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结构具有设定的开启压力,以在井内溢流时封闭、在井内反洗时开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封堵井眼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封下部地层的防溢注灰阀及防溢注灰管柱。
背景技术
大多数油田都是多层系,各地层的含水和压力存在差异,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是注水开发后期,层间矛盾越来越突出,经常需要注水泥塞(即注灰)封堵下部暂时不用或弃用的高含水层。注水泥塞的通用流程是:将注水泥塞管柱(注灰管柱)下入套管设定深度位置(尾端位于待封地层的上方),之后用清水正循环洗井清洁井筒并降温,由注水泥塞管柱中向井内注入水泥浆并用清水顶替,使水泥浆停留在井筒内设定的位置,然后上提注水泥塞管柱2m左右,由环空中注液进行反循环洗井,将多余的水泥浆洗出。在反循环洗井过程中,注水泥塞管柱尾端下部2m以下水泥浆不能洗出,凝固后形成水泥塞。
实际使用时,上部地层存在溢流的情况,注入的水泥浆在初期是可流动的,在注水泥塞管柱上提的过程中,上部地层的溢流会经注水泥塞管柱上返至地面,上返过程中,由于注水泥塞管柱的尾端与井内水泥浆底面相距较近,会携带水泥浆上返,导致水泥浆无法保留在井内进行凝固。
针对上部溢流、下部注水泥塞时存在的问题,目前通常采用先压井后注水泥塞的方式,即先下入压井管柱,经压井管柱向井内注入配制好的压井液,避免上部溢流。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些弊端:配制压井液的费用较高,注水泥塞时需要先注入压井液,再注入水泥浆,再用压井液作顶替液,并在压井液与水泥浆之间用清水隔离,而且压井液对水泥浆的性能会有影响,施工风险大,而且上部地层压力高时没有合适的压井液压井。
为此,技术人员对管柱的结构进行了改进和设计,以从结构改进上来解决溢流易携带水泥浆上返的问题,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478285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挤注水泥浆带压反洗井装置,包括上接头和中心管,上接头在使用时与油管相连,上接头的底部开设有中心孔和偏心孔,中心孔中安装有中心管,中心管向下延伸且中心管中安装有反向单向阀(即该专利中的反压单向阀),反向单向阀能够实现液体自上向下的单向导通。偏心孔中安装有正向单向阀(即该专利中的正压单向阀),正向单向阀能够实现液体自下向上的单向导通。中心管的下端固定有皮碗,皮碗位于正向单向阀的下方。使用时,注水泥浆时,反向单向阀被水泥浆顶开,向井内注入水泥浆,在皮碗的作用下,井内的水泥浆无法经油套环空上返,水泥浆挤注结束后,反循环洗井,洗井液经正向单向阀上返地面。
现有技术中通过设置正向单向阀和反向单向阀,能够实现液体的双向导通,而且无论是正向单向阀还是反向单向阀,均需要有一定的压力才能打开,因此,现有技术的挤注水泥浆带压反洗井装置能够适用于上部溢流的使用场景,通过正压单向阀来防止溢流携带水泥浆。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弊端:使用过程中,有时提升设备会突发故障,此时无法整体上提管柱,容易出现水泥浆固住油管的安全事故,而现有技术的挤注水泥浆带压反洗井装置中,即使进行反洗井,洗井液也会经正向单向阀上返,洗井液无法越过皮碗将水泥浆携带至地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溢注灰阀,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当提升设备出现故障时无法反洗上返水泥浆而容易出现水泥浆固柱油管的技术问题;还提供一种使用该防溢注灰阀的防溢注灰管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河南油田分公司采油一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0831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溢流井注灰阀及溢流井注灰管柱
- 下一篇:一种新型电厂报警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