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上药机械手及自动发药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12494.3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692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张教忠;焦体磊;孟坤;刘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F1/00 | 分类号: | A47F1/00;B65G47/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0400 山东省济***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上药 机械手 自动 发药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上药机械手及自动发药机,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传送机构和用于引导药盒滑落至自动发药机药柜中的引导板,所述传送机构凸出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以将所述药盒传送至所述引导板上,所述引导板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对称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为自动发药机提供多个上药方向,提高上药速率及优化自动发药机的空间布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上药机械手及自动发药机。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多,去医院看病的人经常排队等药,药房自动发药机取代了利用人工摆药和取药的繁琐程序。药房自动发药机让医院的发药程序提高了效率,并节省了病人等药的时间。现有的药房自动发药机一般由上药台、上药手和药柜三部分组成。
现有自动发药机中的上药机械手的不足之处在于:上药机械手上药方向单一,导致上药效率低,且无法有效利用药房空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部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上药机械手及自动发药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上药机械手,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传送机构和用于引导药盒滑落至药柜中的引导板,所述传送机构凸出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以将药盒传送至所述引导板上,所述引导板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对称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
进一步的,还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两侧的夹持板和固定板,所述夹持板被配置为能够沿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移动以靠近或远离所述固定板。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板和固定板的高度不低于所述药盒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的底端设有丝杠电机、与所述丝杠电机输出轴螺纹连接的螺母、滑轨和滑块,所述滑轨固设于所述底座底端并滑动连接所述滑块,所述滑块连接所述丝杠和所述夹持板,所述丝杠电机的输出轴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底座的宽度方向一致。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转轮、传送带和驱动电机,所述转轮固设于所述底座的底端并通过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转轮带动所述传送带滑动。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并列设有两条,两条所述传送带之间具有一定间距,所述间距小于所述药盒的宽度。
进一步的,所述传送带并列设有两条,两条所述传送带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间隙内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固设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支撑板顶端的高度低于所述传送带顶端的高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板上设有用于检测放置于传送机构上的药盒数量的第一传感器,和/或,所述引导板两侧设有相配合的用于检测药盒是否进入引导板的第二传感器,和/或,所述固定板的侧壁上设有用于检测药盒是否落入发药机的第三传感器。
进一步的,所述引导板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设置。
一种自动发药机,包括所述的上药机械手,还包括带动所述上药机械手在X轴、Z轴方向上运动的X轴滑轨、Z轴滑轨及与所述X轴滑轨、Z轴滑轨相适配的滑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传送机构和用于药盒下滑的引导板,所述传送机构凸出所述底座的上端面设置以将药盒传送至所述引导板上,所述引导板沿所述传送机构的传送方向对称设于所述底座的两侧,从而为自动发药机提供多个上药方向,提高上药速率及优化自动发药机的空间布局。
附图说明
作为本申请技术方案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上药机械手的立体图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济南鑫贝西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1249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矿用抓举车
- 下一篇:一种八连排PCR管压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