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超大直径盾构始发免于管片压坏盾尾刷的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26477.5 | 申请日: | 2022-04-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18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张雷;魏涛;陶博文;石志鹏;张习颖;刘福友;刘砚鹏;曲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9/06 | 分类号: | E21D9/06;E21D11/08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2103 | 代理人: | 方中 |
地址: | 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管***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大 直径 盾构 始发 免于 管片 压坏盾尾刷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大直径盾构始发免于管片压坏盾尾刷的辅助装置,盾尾和反力架间隔设置在始发基座上,多个盾尾刷间隔分布在盾尾的内壁上,且管片穿过盾尾并向反力架方向移送,辅助装置包括支撑座、及横梁,其中支撑座上形成有支撑面,支撑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位于盾尾内的管片的底部,横梁的一端部支撑在支撑面上、另一端部与管片相固定连接,且管片向反力架方向移送时,横梁的一端部相对支撑面同步运动,横梁的另一端部带动管片相对盾尾刷同步向上抬起。本实用新型通过支撑座和横梁的配合,使得管片在移送过程中能够相对盾尾刷抬起,有效避免管片过度挤压盾尾刷,从而保证盾尾刷的密封性能,延长盾尾刷的使用寿命,降低施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大直径盾构始发免于管片压坏盾尾刷的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水下或者山体中,并铺设铁路或者修筑公路以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隧道的建设过程主要为隧道规划、勘测、设计、贯通控制测量和施工等工作,因此无论是建设还是使用,隧道过程繁琐且复杂。
目前,施工单位常采用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其中盾构施工一般可分为始发、正常掘进和接收三个阶段,处于始发阶段时,一般在盾构始发工作井内利用反力架和临时组装的负环管片等设备或设施提供的反作用力,将处于始发基座上的盾构推入端头加固土体。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负环管片一般重量很大,且负环管片的底部在移送方向上位于盾尾刷密封端部的下方,负环管片穿过盾尾向反力架移送时容易挤压位于盾尾底部的盾尾刷,超出盾尾刷可承受的压力范围,导致盾尾刷形变后难以恢复而失去密封的效果,从而降低盾尾密封性,影响施工。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全新的超大直径盾构始发免于管片压坏盾尾刷的辅助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超大直径盾构始发免于管片压坏盾尾刷的辅助装置,盾尾和反力架间隔设置在始发基座上,多个盾尾刷沿着盾尾的中心线方向并排间隔分布在盾尾的内壁上,且管片穿过盾尾并向反力架方向移送,辅助装置包括设置在反力架与盾尾之间的支撑座、及固定连接在管片上并与支撑座相配合的横梁,其中支撑座上形成有支撑面,支撑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位于盾尾内的管片的底部,横梁的一端部支撑在支撑面上、另一端部与管片相固定连接,且管片向反力架方向移送时,横梁的一端部相对支撑面同步运动,横梁的另一端部带动管片相对盾尾刷同步向上抬起。
优选地,支撑座固定连接在位于反力架与盾尾之间的始发基座上,且支撑面形成在支撑座的顶部。
优选地,支撑面的延伸方向与盾尾刷的排列方向相平行设置。这样设置,管片移送时,保证管片相对每一道盾尾刷都能稳定抬起,避免挤压。
优选地,支撑座包括预埋在始发基座上的定位钢板、及自定位钢板向上延伸的座本体,其中座本体的顶部距离始发基座的高度为h1,位于盾尾底部的盾尾刷的密封端部距离始发基座的高度为h2,h1≥h2。这样设置,管片相对盾尾刷抬起的角度可调范围广,以便于根据具体施工环境灵活调节,操作简单、方便。
具体的,座本体包括并排间隔设置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及转动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部之间的转轴,其中转轴的中心线与管片的运动方向相垂直设置,横梁架设在转轴上。
进一步的,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对称设置,其中第一侧板呈上窄下宽的梯形状,且第一侧板上靠近反力架的侧边自顶部斜向下倾斜设置。由于反力架与盾尾之间的空间有限,随着管片的移送,横梁容易与反力架发生干涉,因此这样设置的好处是,两个侧板与反力架之间能够形成足够的空间,以方便施工人员切割多余的横梁。
优选地,座本体还包括对应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顶面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其中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之间形成与横梁相匹配的导向区。这样设置,有效防止横梁脱离支撑面,提高装置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2647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供料器及插件机
- 下一篇:一种精密数控加工用机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