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沉淀池进水过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34977.3 | 申请日: | 2022-04-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63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5 |
发明(设计)人: | 唐世旭;周瑜;徐思杰;翱翔坤;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6/04 | 分类号: | B01D36/04 |
代理公司: | 重庆晟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8 | 代理人: | 孔玲珑 |
地址: | 400054 重庆市巴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沉淀 进水 过滤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高效沉淀池进水过滤结构,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上表面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有限位插块,所述外壳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供限位插块插入的竖直槽,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螺纹安装有螺栓一;通过设置滤网配合外壳以及外壳上的锁紧机构和推动机构进行使用,利用滤网来对水进行过来,避免絮状物等固体杂物进入到沉淀池,利用弹簧二的弹性配合滑动卡块卡入到滑动卡槽内,完成对滤网的安装锁紧,并在滑动卡块脱离滑动卡槽后利用弹簧一的弹性配合限位滑块推动滤网向上运动脱离外壳,进而便于对滤网进行拆装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高效沉淀池进水过滤结构。
背景技术
水处理的方式包括物理处理和化学处理。人类进行水处理的方式已经有相当多年历史,物理方法包括利用各种孔径大小不同的滤材,利用吸附或阻隔方式,将水中的杂质排除在外,吸附方式中较重要者为以活性炭进行吸附,阻隔方法则是将水通过滤材,让体积较大的杂质无法通过,进而获得较为干净的水。另外,物理方法也包括沉淀法,就是让比重较小的杂质浮于水面捞出,或是比重较大的杂质沉淀于下,进而取得。化学方法则是利用各种化学药品将水中杂质转化为对人体伤害较小的物质,或是将杂质集中,历史最久的化学处理方法应该可以算是用明矾加入水中,水中杂质集合后,体积变大,便可用过滤法,将杂质去除。
现在的污水处理厂大都采用物理方法和生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利用活性化污泥对污水中的微生物进行处理,污水进入污水处理厂后,依次经过粗格栅,细格栅,沉砂池,生化池,高效沉淀池,滤布滤池和消毒池处理后在排入水体,污水从生化池处理后进入到沉淀池内部时,在生化池和沉淀池之间有连通渠,在生化池处理后的污水中有絮状体或者结块的污泥等固体物质,为了避免这些固体物质进入到沉淀池内部,从而影响高效沉淀池污水的沉淀效果,最终影响出水水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高效沉淀池进水过滤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生化池处理后的污水中有絮状体或者结块的污泥会进入高效沉淀池,影响高效沉淀池污水的沉淀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高效沉淀池进水过滤结构,包括上表面开口的外壳,所述外壳的内部设置有滤网,所述滤网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有限位插块,所述外壳内壁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有供限位插块插入的竖直槽,所述外壳的左右两侧面均固定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上螺纹安装有螺栓一,所述外壳的背面两侧均固定有L形板,所述L形板上设置有用于在限位插块插入到竖直槽内后对限位插块进行锁紧的锁紧机构,且竖直槽内部设置有用于在锁紧结构解除对滤网的固定后推动滤网向上运动脱离外壳的推动机构。
采用上述方案,将高效沉淀池进水过滤结构设置在高效沉淀池进水口处,利用滤网来对进入高效沉淀池的污水进行过滤,避免絮状物等固体杂物进入到高效沉淀池内,从而确保高效沉淀池内污水的沉淀效果。另外利用锁紧机构完成对滤网的安装锁紧,并在滤网解锁后利用推动机构推动滤网向上运动脱离外壳,进而便于对滤网进行拆装操作,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上述方案中,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电机与外接电源电性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滑动贯穿L形板的滑动杆,安装在滑动杆一端的滑动卡块,套设在滑动杆外表面且两端分别与滑动卡块和L形板相连接的弹簧二,安装在滑动杆另一端的操作板,所述限位插块的侧面开设有供滑动卡块卡入的滑动卡槽,所述滑动卡块和滑动卡槽的截面形状均为梯形。
采用上述方案,利用弹簧二受力形变产生的反向作用力驱使滑动卡块卡入到滑动卡槽内部,进而实现对滤网的安装固定,固定效果好,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推动机构包括安装在竖直槽内壁下表面的弹簧一,安装在弹簧一顶端的限位滑块,所述限位滑块的上表面与限位插块的下表面相贴合所述弹簧一内部设置有两端分别与竖直槽内壁以及限位滑块下表面相连接的伸缩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李家沱排水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3497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海上油气田火炬气回收系统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室内装修用的测量放线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