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42239.3 | 申请日: | 2022-04-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4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珏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瀚翔船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B35/00 | 分类号: | B63B35/00;B63B27/10;B66C23/5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淼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610 | 代理人: | 曾宪春 |
地址: | 22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双体可 移动 回转 起重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船技术领域,且公开了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包括主体机构、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右端,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船体和装货箱。该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通过安装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防护机构,能防止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在移动工作时发生被重物压倾塌的意外出现,有效的保证的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工作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工作效率,为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移动工作提供了有力帮助,并且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拥有可以移动作业的能力,提高了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灵敏性,使作业效率更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重船技术领域,具体为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
背景技术
起重船又称浮吊,作为港务船主要用于大件货物的装卸,船上有起重设备,吊臂有固定式和旋转式的,起重量一般从数百吨至数千吨,起重船一般不能自航,也可用作港口工程船。
现有的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由于体积较大导致其移动非常不便,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起重货物无法夹持,使得货物发生损坏船身被破坏,影响起重船的使用安全性。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由于体积较大导致其移动非常不便,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可能发生起重货物无法夹持,使得货物发生损坏船身被破坏,影响起重船的使用安全性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双体可移动全回转式起重船,包括主体机构、支撑机构、移动机构和防护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上端,所述移动机构位于支撑机构的右端,所述防护机构位于主体机构的外端,所述主体机构包括船体和装货箱,所述装货箱固定安装在船体上端的右端,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电机一、传动杆一、转动轴、固定托板、固定底轴、长轴杆、短轴杆、间隔固定杆一、间隔固定杆二、间隔固定杆三、斜固定杆和顶部固定块,所述电机一固定安装在船体的内端,所述传动杆一固定安装在电机一的上端。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固定安装在传动杆一的上端,所述固定托板固定安装在转动轴的上端,所述固定底轴固定安装在固定托板的上端,所述长轴杆固定安装在固定底轴的上端,所述短轴杆固定安装在长轴杆的右端,通过安装支撑机构,防止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在移动工作时发生被重物压倾塌的意外出现,有效的保证的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工作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工作效率,为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移动工作提供了有力帮助。
优选的,所述间隔固定杆一固定安装在长轴杆的内端,所述间隔固定杆二固定安装在短轴杆的内端,所述间隔固定杆三一端固定安装在长轴杆的右端,所述间隔固定杆三另一端延伸至短轴杆的左端,所述斜固定杆一端固定安装在长轴杆的上端,所述斜固定杆另一端延伸至短轴杆的上端,所述顶部固定块固定安装在斜固定杆的内端,斜固定杆有效的保证的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工作安全性,同时提高了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移动机构包括电动推杆、推动杆、固定推动轴、伸缩杆、折叠板、电机二、转动轮、固定长板、滑动板、活动块和起重钩,所述电动推杆固定安装在顶部固定块的内端,所述推动杆固定安装在电动推杆的右端,所述固定推动轴固定安装在推动杆的右端,所述伸缩杆固定安装在固定推动轴的右端,所述折叠板固定安装在伸缩杆的内端,通过安装移动机构,为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移动提供了有效保障,使得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拥有可以移动作业的能力,提高了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灵敏性,使得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的功能更强大,作业效率更高。
优选的,所述电机二固定安装在间隔固定杆二的内端,所述转动轮固定安装在电机二的外端,所述固定长板固定安装在转动轮的右端,所述滑动板固定安装在固定长板的内端,滑动板使双体全回转式起重船提高了灵敏性,使得功能更强大工作效率更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瀚翔船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扬州瀚翔船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422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观驱替模型注采口的密封装置
- 下一篇:一种PVC排污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