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土木工程用扩体减振隔振排桩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52088.X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533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朱超杰;魏子钧;陈际学;时刚;魏子贺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50 | 分类号: | E02D5/50;E02D31/08 |
代理公司: | 郑州华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44 | 代理人: | 经智勇 |
地址: | 450001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木工程 用扩体减振隔振排桩 | ||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土木工程用扩体减振隔振排桩,包括埋设于振源和目标减振建筑之间的多排隔振桩组,每排隔振桩组内具有若干个沿排布延伸方向间隔均布的若干个隔振桩,相邻的两个隔振桩组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隔振桩包括灌注在预钻孔内的外包裹固结体,所述外包裹固结体为泡沫混凝土,所述外包裹固结体内植入有预制PHC管桩,预制PHC管桩在外包裹固结体凝固前植入至所述外包裹固结体内。采用多排排桩隔振减振,振源发出的振动波在多排排桩之间来回反射,很大一部分振动波将被反射回排桩距离振源一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基础工程减振隔振领域,具体为一种土木工程用扩体减振隔振排桩。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兴修地铁线路,地下交通沿线累计里程也不断增加。但地铁在飞速发展为我们带来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许多已经修建的地铁由于在设计之初减振隔振考虑不足,在其高强度运营时间段内往往会因为轨道不平整、转弯需要等产生较大振动。此时如不采取有效的人工减振隔振措施,周围居民日常生活、以及对减振有精确需求的科研部门、医疗部门等生产生活都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目前已有的人工主动减振隔振所采用方法大致可分为连续性屏障与非连续性屏障两类。连续性屏障包括空沟、填充沟在内的多种形式 ,非连续性屏障包括排桩等形式。当前有许多学者对于空沟和填充沟的宽度、深度、长度等因素进行探讨研究,总结出了许多适应于不同情况下的空沟、填充沟计算模型。
空沟隔振原理就是利用了振动在空气中传播因阻尼大而损失快的特性,是最为理想的减振隔振方式。但由于空沟构建完成后往往需要土体能有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空沟的稳定性,这对于含水量大或者土壤松散、壁立性差的地方是不合适的减振方法。而且空沟或填充沟减振隔振存在施工不便、造价较高的问题。因此,针对这种情况往往要考虑采用施工简单、效果可靠、造价不高的排桩隔振的方法。
但目前排桩减振隔振当中仍然存在着因为施工工艺的选择而产生较多泥浆、造成较大环境污染的问题。如直接采用预制桩锤击等安置方式,周围其他建筑的地基又会因为挤土效应而桩基不稳,产生新的问题。在城市地铁沿线、寸土寸金的繁华地段,如何根据实际地势情况与建筑布置采取合理的有效的减振措施是值得仔细思考的事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土木工程用扩体减振隔振排桩,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隔振排桩的隔振桩采用锤击安置导致的挤土效应,以及空沟导致的壁立性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土木工程用扩体减振隔振排桩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土木工程用扩体减振隔振排桩包括埋设于振源和目标减振建筑之间的多排隔振桩组,每排隔振桩组内具有若干个沿排布延伸方向间隔均布的若干个隔振桩,相邻的两个隔振桩组之间具有间隔,所述隔振桩包括灌注在预钻孔内的外包裹固结体,所述外包裹固结体为泡沫混凝土,所述外包裹固结体内植入有预制PHC管桩,预制PHC管桩在外包裹固结体凝固前植入至所述外包裹固结体内。
进一步的,各排隔振桩组的隔振桩的长度沿振源到目标减振建筑的方向逐渐增加。
进一步的,每排隔振桩组中的相邻隔振桩之间的间距小于隔振桩的直径的三倍。
进一步的,所述PHC管桩的桩身外侧盘设有螺旋管,所述螺旋管内具有隔振结构,所述PHC管桩的上下两端周侧具有用于与螺旋管限位防脱配合的限位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结构包括套设在PHC管桩外的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所述上限位套和下限位套通过紧固钉穿装固定在所述PHC管桩上。
进一步的,所述隔振结构为填充在螺旋管内的聚氨酯填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5208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