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痰球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53165.3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0645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23 |
发明(设计)人: | 黎声芳;龙彩雪;黄世敏;刘红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黎声芳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16/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70100 海南省海***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负压吸痰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负压吸痰球,通过在可按压的柔性球体的一端设置连接环,以便于将一次性使用的吸痰管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依靠吸痰管上端的斜切口与气管切开套管插接,按压柔性球体产生负压来将气管切开套管内的残余痰液吸出,减少气道内负压吸痰而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促进气道黏膜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肺功能防御机制的恢复,以便于患者可顺利拔除气管切开套管,加速患者呼吸康复;同时,柔性球体为透明硅胶材料,可重复使用,结合设置在柔性球体上的刻度线,便于观察分泌物色和量等性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吸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负压吸痰球。
背景技术
在留置气管切开套管的患者中,为了减少吸痰引起气道黏膜的损伤,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通过咳嗽咳痰来配合腹部冲击进行辅助排痰,痰液可经气管切开套管内咳出。例如核心期刊中国药物与临床2021年12月第21卷第 24期中刊出的《震荡排痰机联合腹部冲击法在颈脊髓损伤患者排痰护理中的应用》提到的对患者实施腹部冲击法排痰,具体操作为:患者取俯卧位,采用颈托固定患者颈部,一位护理人员双手托住患者头部的两边,以确保患者头部稳定,另一护理人员将双手掌跟放置于患者上腹部,而双手手掌和手指则放置于患者胸部,两大拇指交叉,其余手指并拢,当患者呼气咳嗽临结束时,护理人员手掌实施轻度按压,并快速由下往上移动至上腹部,加深患者咳嗽排痰作用,此动作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4组操作。但咳出痰液的同时,俯卧位的患者吸气时会因气流作用,出现少许痰液顺着气管切开套管口吸入体内,造成痰液回流的问题出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一种负压吸痰球,旨在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吸痰球,包括可按压的柔性球体和吸痰管,所述柔性球体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开口上固定连接有连接环,所述吸痰管与所述连接环可拆卸连接;所述柔性球体和所述吸痰管上设有刻度线。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环上设有内螺纹,所述吸痰管的端部设有外螺纹,所述吸痰管通过所述外螺纹与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以使所述吸痰管与所述连接环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吸痰管的一端设有斜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球体和所述吸痰管为透明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球体为透明硅胶材料。
进一步地,所述柔性球体的底部设有排气环,所述排气环上螺纹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的端部密封并设有外螺纹,所述转管位于所述柔性球体内,所述转管上设有排气口。
进一步地,所述转管通过在所述排气环上转动,来使所述转管与所述连接环螺纹连接,以使所述转管上的排气口与所述柔性球体的内腔导通。
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压吸痰球,通过在可按压的柔性球体的一端设置连接环,以便于将一次性使用的吸痰管与连接环可拆卸连接,依靠吸痰管上端的斜切口与气管切开套管插接,按压柔性球体产生负压来将气管切开套管内的残余痰液吸出,减少气道内负压吸痰而引起的气道黏膜损伤,促进气道黏膜功能的恢复,从而促进肺功能防御机制的恢复,以便于患者可顺利拔除气管切开套管,加速患者呼吸恢复;同时,柔性球体为透明硅胶材料,可重复使用,结合设置在柔性球体上的刻度线,便于观察分泌物色和量等性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痰球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负压吸痰球的内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黎声芳,未经黎声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5316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摇臂钻床碎屑清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热塑性工型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