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竹材烘干窑的热风发生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68454.0 | 申请日: | 2022-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033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6 |
发明(设计)人: | 覃健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覃健林 |
主分类号: | F26B9/06 | 分类号: | F26B9/06;F26B21/00;F26B25/00;F26B25/10;F26B25/18;F26B25/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43001 广西壮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竹材 烘干 热风 发生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竹材烘干窑的热风发生器,包括用于形成烘干腔室的窑体,所述窑体位于进风通道与烘干腔室连通处设有热风发生器,所述的进风通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设有与烘干腔室连通的通孔,所述热风发生器安装在通孔处,且热风发生器横向安装在通孔处。通过将热风发生器横向安装在窑体内,使其所产生的热风直接吹向窑体的热风集散腔内,不会导致热损失,更不会对窑体内壁造成影响而出现窑体内壁干裂损坏的情况出现,且将热风发生器横向安装后,通过蒸汽输入的压力可将蒸汽流通管内的积水排到排水管内,且排水管的水位高度低于蒸汽流通管的管道高度,避免排水管内的水倒灌入蒸汽流通管内,不仅提高了热风发生器的加热效果,也降低了能源损耗,非常实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竹材烘干窑,特别涉及一种竹材烘干窑的热风发生器。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竹材烘干窑内的热风发生器都是竖直安装在进风管道内的,所以其生成的热风会直接吹在窑体的内壁上然后导流至窑体的烘干腔室内,由于热风发生器所形成的热风温度较高,可达到60度左右,热风长时间吹在窑体的四周内壁上,热损失严重,且容易导致窑体内壁出现干裂,导致窑体受损,影响窑体的使用寿命;目前,传统技术中的热风生成器基本采用蒸汽加热或电加热的方式进行加热,而电加热方式耗能过高,且由于设备需长期工作,电发热件容易损坏,而传统技术中的蒸汽加热结构由于其竖直安装,其管路高度差较大,管路内的积水不易排出,从而影响加热效果,存在能耗高等较多弊端,因此需要一种用于竹材烘干窑的热风发生器才能解决这些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竹材烘干窑的热风发生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竹材烘干窑的热风发生器,包括用于形成烘干腔室的窑体,所述窑体一端具有排湿进料口,另一端具有出料口,出料口处设有窑门,所述窑体位于排湿进料口一端设有进风口和次排湿口,所述的窑体内具有用于将烘干腔室分隔出进风通道的隔层,所述进风通道内设有带动气流流动的风机,所述窑体位于进风通道与烘干腔室连通处设有热风发生器,所述的进风通道靠近出料口的一端设有与烘干腔室连通的通孔,所述热风发生器安装在通孔处,且热风发生器横向安装在通孔处。
所述的热风发生器包括安装框架,以及设置在安装框架内的蒸汽流通管,所述蒸汽流通管一端连通蒸汽注入管,另一端通过自控阀和/或手控阀与排水管连通。
所述的热风发生器至少包括上下两组安装框架,且每组安装框架至少具有两排蒸汽流通管,且所述两排蒸汽流通管之间依次通过连通弯管连通成一个完整的蒸汽流道,所述下层安装框架的蒸汽流通管上端管口与上层安装框架的蒸汽流通管下端管口的连通管道上设有自控阀和/或手控阀。
所述两排蒸汽流通管位置错开设置。
所述的蒸汽流通管表面设有散热片。
上层蒸汽流通管的水平高度高于排水管的水平高度或连通管道的至高点高于排水管的水平高度。
所述的排水管设置在窑体内位于风机和热风发生器之间的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竹材烘干室的热风发生器,通过将热风发生器横向安装在窑体内,使其所产生的热风直接吹向窑体内的热风集散腔内,不会对窑体内壁造成影响而出现窑体内壁干裂损坏的情况出现,且将热风发生器横向安装后,通过蒸汽输入的压力可将蒸汽流通管内的积水排到排水管内,且排水管的水位高度低于蒸汽流通管的管道高度,避免排水管内的水倒灌入蒸汽流通管内,不仅提高了热风发生器的加热效果,也降低了能源损耗,非常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窑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发生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热风发生器与排水管连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设置位置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覃健林,未经覃健林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684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转子发动机集成布置系统
- 下一篇:一种骨科护理关节限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