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71636.3 | 申请日: | 2022-04-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7298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童钧;童勤荣;陈军;李宗霖;陆燕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联畅特种纤维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B7/74 | 分类号: | B29B7/7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4100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聚酯 直接 有色 纤维 匀化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包含L形管;所述L形管底部设置有固定座,且竖直端和水平端分别为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入料端内设置有均化组件;所述均化组件包括驱动杆、搅拌轮;所述驱动杆竖直设置在入料端内,且上中下三段处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块;所述入料端内壁处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搅拌块;所述搅拌轮设置在驱动杆上,且位于L形管的入料端和出料端的拐角处;所述搅拌轮内设置有环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用于带动驱动杆旋转的电机;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将第一搅拌块和第二搅拌块设置成上中下三处,能充分的对纤维进行均化,且通过搅拌轮能更进一步进行均化处理,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均化领域,特指一种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
背景技术
聚酯纤维(POLYESTER FIBERS),俗称涤纶。是由有机二元酸和二元醇缩聚而成的聚酯经纺丝所得的合成纤维,简称PET纤维,属于高分子化合物。于1941年发明,是当前合成纤维的第一大品种。
聚酯纤维最大的优点是抗皱性和保形性很好,具有较高的强度与弹性恢复能力。其坚牢耐用、抗皱免烫、不粘毛。
现有的均化器不能完全的对其均均化分散,从而导致质量不合格。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包含L形管;所述L形管底部设置有固定座;所述L形管的竖直端和水平端分别为入料端和出料端;所述L形管的入料端内设置有均化组件;所述均化组件包括驱动杆、搅拌轮;所述驱动杆竖直设置在L形管的入料端内;所述驱动杆的上中下三段处均设置有若干第一搅拌块,且若干第一搅拌块沿驱动杆的周向分布;所述L形管的入料端内壁处对应设置有若干第二搅拌块,且若干第二搅拌块均位于若干第一搅拌块下方;若干所述第一搅拌块及第二搅拌块呈顶面倾斜的梯形状;所述搅拌轮设置在驱动杆上,且位于L形管的入料端和出料端的拐角处;所述搅拌轮内设置有环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用于带动驱动杆旋转的电机。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螺旋形的引流条;所述引流条与若干第二搅拌块之间存有间隙。
优选的,若干所述搅拌叶呈倾斜状设在搅拌轮内,且倾斜方向均一致。
优选的,所述驱动杆顶端呈圆锥状。
优选的,所述均化组件均采用防腐蚀材料制成。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将第一搅拌块和第二搅拌块设置成上中下三处,能充分的对纤维进行均化,且通过搅拌轮能更进一步进行均化处理,有效的提高了产品质量。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聚酯直接纺有色纤维匀化器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1、L形管;2、固定座;3、入料端;4、出料端;5、均化组件;6、驱动杆;7、搅拌轮;8、第一搅拌块;9、第二搅拌块;10、搅拌叶;11、电机;12、引流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联畅特种纤维材料有限公司,未经重庆联畅特种纤维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71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