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87855.0 | 申请日: | 202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409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04 |
发明(设计)人: | 汪志强;王立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5/00 | 分类号: | F24F5/00;F24F13/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誉加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6 | 代理人: | 郝颖洁 |
地址: | 3154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能 高效 机房 冷却 机组 | ||
1.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包括换热动力单元和热管式换热单元组,所述换热动力单元包括自然冷却塔机组、自然冷驱动泵、冷冻水机组、冷冻水驱动泵和水管,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动力单元还包括球阀A、自然冷源换热器、球阀B、强制冷源换热器、球阀C、储能液罐、球阀D、过滤器、球阀E、减震管A、冷媒驱动泵、减震管B、干燥过滤器、单向阀、内循环电磁阀、球阀F、外循环电磁阀、球阀G、冷媒管、若干压力传感器、若干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自然冷源换热器包括设置在自然冷源换热器内的换热盘管A,所述强制冷源换热器包括设置在强制冷源换热器的换热盘管B;
所述自然冷却塔机组、自然冷驱动泵与换热盘管A以水管顺次连接、相串联,组成自然冷却水回路;
所述冷冻水机组、冷冻水驱动泵与换热盘管B以水管顺次连接、相串联,组成冷冻水回路;
所述球阀A、自然冷源换热器、球阀B、强制冷源换热器、球阀C、储能液罐、球阀D、过滤器、球阀E、减震管A、冷媒驱动泵、减震管B、干燥过滤器、单向阀、外循环电磁阀、球阀G以冷媒管顺次连接、组成冷媒外循环左回路;
所述内循环电磁阀、球阀F串联后,内循环电磁阀的进口端与单向阀的出口端相连接,球阀F的出口端与自然冷源换热器的进口端相连接;所述自然冷源换热器、球阀B、强制冷源换热器、球阀C、储能液罐、球阀D、过滤器、球阀E、减震管A、冷媒驱动泵、减震管B、干燥过滤器、单向阀、内循环电磁阀、球阀F以冷媒管顺次连接,球阀F又以冷媒管与自然冷源换热器的进口端连接、组成冷媒内循环回路;
热管式换热单元组包括并联连接的1台以上热管式换热单元,每台热管式换热单元包括冷媒流量调节阀、热端换热器组件和若干温度传感器;每台热管式换热单元的冷媒流量调节阀和热端换热器以冷媒管串联后,所有热管式换热单元又以冷媒管互相并联组成冷媒外循环右回路;冷媒外循环左回路以冷媒管通过球阀G、经冷媒外循环左回路出口与冷媒外循环右回路进口连接,冷媒外循环右回路以冷媒管经冷媒外循环右回路出口和冷媒外循环左回路进口、通过球阀B与冷媒外循环左回路连接,从而组成冷媒外循环回路;
每个热端换热器组件包括壳体、热端换热器和若干冷却风扇,所述热端换热器和若干冷却风扇设置在壳体内;所述壳体为立式扁形长方体,壳体厚10-20mm;所述壳体后面设置有若干紧密排列的冷却风扇安装孔,所述冷却风扇安装孔按若干列、若干排紧密排列,若干冷却风扇分别设置在若干冷却风扇安装孔内,热端换热器后面紧靠在若干冷却风扇上,热端换热器前面紧靠在计算机柜设备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比例三通调节阀,所述比例三通调节阀包括A端、B端和AB端,所述A端与冷冻水驱动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B端与换热盘管B的进口相连通,所述AB端与换热盘管B的出口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管A进口处和减震管B出口处各设置有1个压力传感器,所述自然冷源换热器进口处、换热盘管A出口处、自然冷却塔机组、换热盘管A进口处、强制冷源换热器进口处、换热盘管B出口处、换热盘管B进口处、减震管A进口处和减震管B出口处各设置有1个温度传感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然冷驱动泵、冷冻水驱动泵、冷媒驱动泵、比例三通调节阀、球阀A至F、若干压力传感器和若干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在接收到各传感器信号后,能自动指令各驱动泵、比例三通调节阀和球阀进行启闭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液罐一侧设置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与控制器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每台热管式换热单元包括3个温度传感器,3个温度传感器分设在热端换热器进口端、热端换热器出口端和热端换热器所对应的设备所在空间;每个热端换热器组件包括8台冷却风扇,8台冷却风扇分为2列、4排紧密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高效机房冷却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管式换热单元组包括180台热管式换热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惠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87855.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充电桩及其功率分配系统
- 下一篇:前组合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