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反应装置及反应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91469.9 | 申请日: | 2022-04-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86660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占伟;杨毅;吴德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24 | 分类号: | C12M1/24;C12M1/00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赵剑峰 |
地址: | 361101 福建省厦门市火炬高***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反应 装置 系统 | ||
1.一种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弹性密封件,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待刺穿区;
容器,所述容器的一端被所述弹性密封件密封;
其中,所述待刺穿区被配置为在被一个刺穿管刺穿的状态下,所述待刺穿区上形成一个被所述刺穿管撑开的自密封口,所述被撑开的自密封口的内侧与所述刺穿管的外侧之间存在透气间隙,所述透气间隙平衡所述容器内外的气压;
其中,所述待刺穿区被配置为在所述刺穿管从所述待刺穿区拔出后,所述被撑开的自密封口自动封闭,形成自密封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刺穿区被所述刺穿管刺穿的状态下,所述自密封口的内侧轮廓围合形成第一横截面,所述刺穿管的外侧轮廓围合形成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二横截面仅覆盖所述第一横截面的部分区域,以形成所述透气间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截面与所述第二横截面具有不同的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截面具有第一长宽比,所述第二横截面具有第二长宽比,所述第一长宽比与所述第二长宽比的比值大于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长宽比与所述第二长宽比的比值大于1.5。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以下一项或多项:
(1)所述第一横截面的形状为梭形或类梭形;
(2)所述第二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正多边形、类圆形或类正多边形。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管的外侧面上设有沿刺穿管长度方向延伸的排气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刺穿管的一个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凹多边形或类凹多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刺穿区包括预设的自密封口,所述自密封口在未被所述刺穿管刺穿并撑开的状态下呈自密封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封状态是指所述自密封口的内侧彼此压紧贴合,以形成密封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密封口在自密封状态下具有线形横截面,所述线形横截面的长度大于所述刺穿管的外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形横截面的长度与所述刺穿管的外径的比值大于1.5。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线形横截面的长度与所述刺穿管的外径的比值大于2。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密封件的待刺穿区上没有开口,所述待刺穿区被所述刺穿管刺穿后形成自密封口。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器包括侧壁和位于侧壁一端的开口,所述弹性密封件包括从所述开口嵌入所述容器的嵌入部,所述嵌入部被所述侧壁压紧,所述嵌入部上设置有所述待刺穿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上设有减薄区,所述减薄区的厚度小于所述嵌入部其它位置的厚度,所述减薄区上设置有所述待刺穿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嵌入部上设有向所述容器内方向延伸的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厚度小于所述嵌入部其它位置的厚度,所述凹槽的底部设置有所述待刺穿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致善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9146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前保结构及车辆
- 下一篇:一种固定效果好不易脱落的包装卡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