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触控屏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220899319.2 | 申请日: | 2022-04-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87681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周威云;李威;宋小来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6F3/0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07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触控屏 电子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触控屏,该触控屏包括触控区和引线区,该触控屏还包括第一触控层、第二触控层和绝缘层,第一触控层和第二触控层均设置有多个触控电极、光学匹配区块和引线,绝缘层设有通孔且位于第一触控层和第二触控层之间,第一引线或第二引线可穿过通孔,引线区设置有地线,第一触控层和第二触控层均为由网格图形均匀分布的金属网格材料,但两触控层的金属网格的疏密程度不同,本方案通过将触控层的引线全部导出到触控屏的一个边缘面,避免了触控屏的边缘走线,能够实现触控屏的窄边框,提高了整个触控屏的屏占比,同时使用疏密程度不同的金属网格作为触控层,降低了触控层内的阻抗和相交节点的电容。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触控屏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触控屏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与大数据5G时代的来临,可穿戴设备、可折叠设备、智能家居、教育教学等领域发展迅速,中大尺寸的触控面板需求越来越迫切。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具有较高的透光率,因此,传统的触控屏是以ITO材料作为触控电极的材料,但是传统的ITO薄膜会导致触控电极的电阻值较大,不利于触控反应的灵敏性,并且ITO薄膜不能实现弯曲、折叠应用,导电性也无法满足中大尺寸触控面板要求,而且ITO属于稀缺资源,不可再生。因此,ITO的替代技术迎来机遇。
金属网格材料(Metal Mesh)相较ITO触控电极则具有电阻值小、易弯折以及价格低廉等优点,如图1所示,目前的金属网格触控屏分为触控区10与金属引线区20,在触控区10设有触控电极11、12,在边缘的引线区20设置有金属引线21、22,用于连接视窗区内驱动通道及感应通道,通过边缘金属线路将驱动通道电信号及感应通道电信号传送至控制IC,这种传统金属网格设置方式会带来一些问题,若相邻金属网格线之间的距离较大则会导致面内引线不能形成足够网格节点,不利于形成金属网格形成通路,若相邻金属线之间的距离较小,则会影响触控屏的透光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触控屏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触控屏的阻抗较大和透光率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了一种具有上述触控屏的电子设备。
根据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实施例的一种触控屏,该触控屏包括触控区和引线区,所述触控区包括第一触控层,所述第一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多个第一光学匹配区块和多条第一引线,所述第一光学匹配区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且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绝缘设置;第二触控层,所述第二触控层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二光学匹配区块和多条第二引线,所述第二光学匹配区块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且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绝缘设置;绝缘层,所述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层和所述第二触控层之间,所述绝缘层上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第一触控层和所述第二触控层为金属网格材料,所述第一触控层和所述第二触控层的金属网格的组成图形沿所述触控层所在平面均匀分布,且所述第一触控层的金属网格比所述第二触控层的金属网格的线距大,所述第一引线穿过所述通孔,所述第一引线的两侧均设置有地线支线,所述多条地线支线在所述引线区内汇集成地线总线。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层和所述第二触控层重叠后的金属网格的图形沿所述触控区所在平面呈均匀分布。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层中相邻的两条金属网格线距与所述第二触控层中相邻的两条金属网格线距之比的范围为1.2-4。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层中相邻的两条金属网格线距与所述第二触控层中相邻的两条金属网格线距之比的范围为1.5-3。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层中相邻的两条金属网格线距为100μm-3000μm;和/或所述第二触控层中相邻的两条金属网格线距为100μm-3000μm。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触控层的透光率为85%-95%,和/或所述第二触控层的透光率为85%-9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8993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轨道衡钢轨的防窜结构
- 下一篇:一种触控屏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