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高透防眩目汽车后视镜镜片元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03215.4 | 申请日: | 2022-04-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99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2 |
发明(设计)人: | 虞焚博;曹贞虎;胡珊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8 | 分类号: | B60R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203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高透防 眩目 汽车 后视镜 镜片 元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红外高透防眩目汽车后视镜镜片元件,其包括:第一基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片上的透明导电膜层;第二基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片上的红外高透复合膜层,所述第二基片和第一基片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密封件,其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以及电致变色介质,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与透明导电膜层和红外高透复合膜层接触。本实用新型的后视镜镜片元件,在保证电致变色后视镜原有在可见光波段反射功能的前提下,提高了在近红外波段的透过率;同时在电致变色后视镜启动防眩变色后,仍能保持一定透过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后视镜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红外高透防眩目汽车后视镜镜片元件。
背景技术
随着近些年DMS(驾驶员监控系统)、ADAS(自动驾驶)、OMS(乘客检测系统)、智能座舱等概念的兴起,生物传感器、AI视觉技术等在汽车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后视镜因其在车内位置而成为了良好的显示平台和各类传感器的搭载平台。也是因这些传感器的要求,对后视镜在红外波段的透光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致变色后视镜具有防眩目、安全驾驶的作用,其广泛应用在汽车内外镜中。然而现有电致变色后视镜对800-1000nm红外波段的透过率仍然较低,无法满足新功能的性能要求。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红外高透防眩目汽车后视镜镜片元件,以解决现有电致变色后视镜在近红外波段透过率低的问题。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红外高透防眩目汽车后视镜镜片元件,所述后视镜镜片元件包括:
第一基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片上的透明导电膜层,所述第一基片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且所述第一表面朝向观察者,所述透明导电膜层设置在第一基片的第二表面上;
第二基片及设置在所述第二基片上的红外高透复合膜层,所述第二基片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且所述第四表面背向观察者,所述红外高透复合膜层设置在第二基片的第三表面上,所述第二基片和第一基片以间隔开的关系布置;
密封件,其沿周向设置在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的外周区域之间,以将所述第一基片和第二基片密封地相互结合并限定一空腔;以及
电致变色介质,其设置在所述空腔中并与透明导电膜层和红外高透复合膜层接触。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镜片元件在波长为800-1000nm的近红外范围内的透过率大于60%。
优选地,所述后视镜镜片元件在波长为380-780nm的可见光范围内的反射率大于50%。
优选地,所述红外高透复合膜层由多层高折射率介质膜和低折射率介质膜交替叠加的复合介质膜层加上具有高折射率的导电介质膜层构成。所述高折射率介质膜和低折射率介质膜的每一层膜层厚度优选为40-120nm;具有高折射率的导电介质膜层的膜层厚度优选为120-180nm。
优选地,所述高折射率介质膜为氧化铌、氧化钛、氧化铝、氧化钽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低折射率介质膜为氧化硅。
优选地,所述导电介质膜层为ITO、AZO、FTO、GZO中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红外高透复合膜层由至少6层交替叠加的复合介质膜层加上一层具有高折射率的导电介质膜层构成。
优选地,所述第一基片的外周区域还设有环形遮蔽层。更优选地是,所述环形遮蔽层设置在第一基片第二表面的外周区域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祢若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032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桥梁防堵排水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型工业自动控制仪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