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液体燃料内燃机用油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12322.3 | 申请日: | 2022-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066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万青源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37/00 | 分类号: | F02M37/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周韶红 |
地址: | 40005***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体燃料 内燃机 油箱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的燃料储存设备,具体为一种液体燃料内燃机用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和油位指示器,所述油位指示器沿油箱本体的深度方向安装在油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油箱本体上安装有通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括通气件,所述通气件安装于油箱本体的顶部并位于油位指示器的一侧;所述通气机构还包括位于油箱本体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通气件柔性连接形成连通油箱本体的内部与外部的气道,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使通气管与油箱本体内部的液面上方的空间保持连通的第一浮子。本方案解决了如何提高油箱的储油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内燃机的燃料储存设备,具体为一种液体燃料内燃机用油箱。
背景技术
液体燃料内燃机上一般设置有用于存储燃料的油箱,在内燃机使用过程中,油箱需要设置通气孔,才能保证油箱内气压平衡,燃料才能从油箱往内燃机输送。由于通气孔的存在,出于安全考虑,油箱需要设置一个倾倒时防止通气孔漏油的装置。现有的防止漏油的装置一般为机械式的倾倒阀,当油箱倾倒时,倾倒阀自动关闭通气孔而防止燃料从通气孔流出。倾倒阀一般安装在油箱上或者通过气嘴装配在油箱外,倾倒阀的安装需要满足当油箱在各个方向发生倾斜使用时,倾倒阀或其气嘴均不能被油面淹没的要求。于是,在设计油箱时,必须要在油箱上部预留足够的空间才能保证油箱的安全性符合要求。
随着现在对内燃机整机体积的要求越来越高,通常被严格的限定在一定范围内,但同时对内燃机整机的续航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具有尽可能长的续航时间。在内燃机整机的体积被严格限定的情况下,油箱的总体积通常也会受到限定,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油箱的储油量以延长内燃机的续航时间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对于整体呈扁平状的油箱(油箱的高度小于油箱的宽度和长度之中的较小值)而言,如何解决该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体燃料内燃机用油箱,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提高油箱的储油量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基础方案提供一种液体燃料内燃机用油箱,包括油箱本体和油位指示器,所述油位指示器沿油箱本体的深度方向安装在油箱本体的内部,所述油箱本体上安装有通气机构,所述通气机构包括通气件,所述通气件安装于油箱本体的顶部并位于油位指示器的一侧;所述通气机构还包括位于油箱本体内部的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一端与通气件柔性连接形成连通油箱本体的内部与外部的气道,所述通气管的另一端连接有使通气管与油箱本体内部的液面上方的空间保持连通的第一浮子。
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这样的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油箱的额定容积得以增大,尤其是安装有油位指示器的油箱的总体积被严格限定的情况下,增大了油箱的储油量,延长了内燃机的续航时间。
进一步,所述通气管为柔性管,所述油箱本体的内部还设置有防止通气管缠绕油位指示器的止绕组件。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避免通气管缠绕油位指示器而影响第一浮子的移动范围而使通气管产生失效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止绕组件包括套装在通气管外侧的刚性件,所述止绕组件还包括固设在油箱本体内部的防止刚性件绕油位指示器旋转一周的挡块。这里的刚性件是相对于使柔性管被包裹部分在油箱本体内不易发生弯曲而言的。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使止绕组件的结构比较简单,从而提高可靠性。
进一步,所述刚性件与第一浮子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大于刚性件的长度。采用这样的设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通气管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体燃料内燃机用油箱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油箱本体1、油位指示器2、通气件3、通气管4、第一浮子5、刚性件6、挡块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宗申通用动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1232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