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文物防盗保护能力的智慧囊匣有效
申请号: | 202220923675.3 | 申请日: | 2022-04-21 |
公开(公告)号: | CN2172619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23 |
发明(设计)人: | 谦谦;潘来东;严瑾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古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55/02 | 分类号: | B65D55/02;B65D25/02;B65D81/05;E05B65/52;E05B35/00;E05B15/00;E05B6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6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文物 防盗 保护 能力 智慧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具有文物防盗保护能力的智慧囊匣,包括下壳体,下壳体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有上壳体,下壳体的上表面与上壳体的下表面接触,下壳体的前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下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转杆,转杆的外表面以中心为界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该具有文物防盗保护能力的智慧囊匣,通过设置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盗装置,且防盗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一锥齿轮的内壁与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达到了对囊匣的内部进行上锁,防止电子锁被破坏后囊匣被直接打开,从而提高了囊匣防盗性能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文物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文物防盗保护能力的智慧囊匣。
背景技术
文物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遗物、遗迹,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由于文物经历过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流传,其本身材质可能已经发生变化而变得较为脆弱,尤其是诸如书简、字画、文献等文物,文物在博物馆的应用除了用来展示及修复外,大部分时间是放置在囊匣内进行存放。
现有的囊匣防盗保护能力较差,目前大多都是通过电子锁进行防盗,由于电子锁位于囊匣外部,易被偷盗者使用器械进行破坏,从而易导致文物失窃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现有的囊匣单一的通过电子锁进行防盗,电子锁位于囊匣外部易被破坏,导致防盗性能较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具有文物防盗保护能力的智慧囊匣。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有文物防盗保护能力的智慧囊匣,包括下壳体,所述下壳体的背面通过合页铰接有上壳体,所述下壳体的上表面与所述上壳体的下表面接触,所述下壳体的前内壁开设有限位滑槽,所述下壳体的两侧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以中心为界分别设置有左旋螺纹和右旋螺纹;
所述转杆的外表面设置有防盗装置,且防盗装置包括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的内壁与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套接。
优选地,所述左旋螺纹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左旋螺纹套,所述右旋螺纹的外表面螺纹套接有右旋螺纹套,所述左旋螺纹套和右旋螺纹套的正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限位滑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杆旋转时带动左旋螺纹套和右旋螺纹套相对或相背移动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限位滑块的外表面与所述限位滑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左旋螺纹套和右旋螺纹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卡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块与限位滑槽的配合使用,起到对左旋螺纹套和右旋螺纹套的移动进行限位。
优选地,所述卡块的横截面呈L型形状,所述上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的内壁固定套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贯穿并延伸至所述上壳体的内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套筒起到定位导向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套筒的内壁活动插接有T型旋转钥匙,所述上壳体的前内壁固定连接有呈对称分布的卡环,所述卡环的内壁与所述卡块的一端外表面活动插接,所述下壳体的前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块;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环与卡块配合使用,起到对上壳体进行限位,从内部进行锁住,提高防盗性能的作用。
优选地,所述固定块的内壁通过轴承固定套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上表面与所述T型旋转钥匙的下表面活动插接,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的齿面与所述第一锥齿轮的齿面啮合;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T型旋转钥匙通过与连接杆进行插接限位,从而通过连接杆带动第二锥齿轮进行旋转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古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古文物保护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92367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